第27章 抉择(4)(2 / 2)
吴三桂想了想,说:“当年戚继光将军为了防备蒙古骑兵入侵,沿长城一带一千余里划分成三个防区,称为三协,也就是西协,中协和东协。崇祯二年清兵三路南犯,都是从“中协”即遵化县境进入长城,崇祯十一年,清军第二次入侵,从“西协”即密云县境进入长城,崇祯十五年南侵,也是从密云县北边的墙子岭进入长城。这次我们请清兵也从中协或西协进兵,抄闯贼的后路,我们从“东协”即山海关一带出兵,前后夹击,定让李自成首尾难顾,全军覆没。“
见大家再无异议,吴三桂命童达行执笔,综合以上意见,起草一封向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请兵的信。这是一封非常有水平的信:
“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今贼首僭称尊号,掳掠妇女财帛,罪恶已极,天人共愤,其败可立而待也。
“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
“夫除暴剪恶,大顺也,拯顺扶颠,大义也,出民水火,大仁也,兴灭继绝,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况流寇所聚金帛子女,不可胜数,义兵一至,皆为王有,此又大利也。
“王以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会,诚难再得之时也,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有人说:从这封信开始,吴三桂投靠了满清,成了可耻的汉奸。
其实,认真分析,这只是一封向清廷摄政王多尔衮“请兵”的信,而不是“请降”的信。吴三桂自称”亡国孤臣“,代表南朝(明朝)恳求北朝(清朝)出兵,目的是帮助他报君父之仇,中兴大明。
这时的吴三桂,仍然是大明朝忠心耿耿的平西伯。
看完这封“请兵信”,平西伯吴三桂很满意。
他恳求六位本地乡绅,希望他们前往京城去见李自成,谎称自己仍愿意归降,好拖住大顺军进军的脚步。
然后命令副将(副总兵)杨坤,游击将军郭云龙二人火速离开山海关,昼夜兼程,前往盛京(今天的沈阳)面见多尔衮,速求救兵。
可吴三桂并不知道,这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并没在盛京。这位不速之客,正统帅着十几万精兵,雄赳赳,气昂昂,大步向前,即将跨过万里长城。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决战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