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抉择(1)(2 / 2)
吴三桂“冲冠一怒”,非关女人,而是为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和切身的利益。
据说,宁远总兵吴三桂在准备与大顺朝决裂以前,因顾念陈圆圆和老父亲吴襄的安危,也曾有过短暂的犹豫和矛盾。一位亲历“甲申之变”的太监王永章,在他写的《甲申日记》里,完整的保留了吴三桂在京城陷落后写给吴襄的五封短信。
第一封信写于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父亲大人,闻京师陷落,不知消息确否?也许只是城池被围,如能逃出城外,不要多带钱物,可将金银珠宝埋藏地下。请转告陈妾圆圆,我身体强健,嘱咐她耐心等待。”
第二封信告诉吴襄自己打算退守山海关,坐待事变:“得探报,知京城已陷,儿拟退驻关外。如果事情已不可收拾,飞速告我。全家均失陷贼中,儿也只得归降。陈妾安否?甚为念。”
第三封信吴三桂决定归降大顺朝:“接二十日来信,知父亲已经归降,欲保全家平安,儿也只得归降,因为通权达变方为大丈夫。听说陈妾要骑马前来山海关,如此年青女子,怎可轻放出门?儿已退兵至关,预备来降,只有这件事放心不下。”
第四封信是已知陈圆圆被抢走了:“前日听说,陈妾已被刘宗敏掠去,呜呼哀哉,今生再不能复见!真想不到父亲竟然如此失算!昨天趁贼不备,儿已杀回山海关,并向满洲借兵,本打算长驱直入,又考虑陈妾或许已回家,或许刘宗敏知道是儿的爱妾,并未奸杀。如果儿子进兵,反而会给陈妾带来杀身之祸,所以飞信问询。”
第五封信仍存侥幸心理:“接父亲来信,知道陈妾被安养在内宫,不知消息是否可靠?听说太子也被软禁宫中,父亲是否见过?父亲既已归降,可以当面提出,只要把陈妾,太子送来山海关,我就立即归降。”
五封短信,真实记录了吴三桂降而复叛,与大顺朝反目成仇的心路历程。
如果这时,李自成将“陈妾,太子”送到山海关,只留下吴襄及其家人在北京做人质,事情也许还可挽回,但远在京城,感觉迟钝的李自成又怎能猜透吴三桂的心思。
吴三桂很快失去了耐心。
不能再犹豫了。不能自欺欺人!
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