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追寻线索(2 / 2)
“我在张掖。”
“唉,小轩,听说过国家文物局打眼的事吗?”
赵轩说不知,当下黄正就说了起来。
94年潘家园,有一个卖陶俑的摊位,惊现几个北魏的陶俑,文物局专家花了十万块,把几件一把买了下来,
恰好前一年,河南境内有一个北魏时期的古墓被盗,专家认为这一几个陶俑应该是出自那个墓。
不着痕迹的聊了几句,听摊主说这确实是从河南那边淘回来的,当时不敢打草惊蛇,又怕是自己打了眼,
所以将东西全部带回了局里,所有专家一致认为是真品无疑。
有了确切的消息,他们就开始着手调查了,结果河南那边传来的调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这并非是老物件,也就烧制在近两年,然后人为做旧的,这明说整个文物局的人都打眼了。
文物局的人当然不信,当即就派了专家组去走访,结果找到了一个叫高旺的手艺人。
高旺现场给他们从雕塑、制模、成型、手拉坯、施釉、彩绘一整套,现场来了一遍,让那些专家不得不叹服。
而这个高旺,也是个奇人,他家本就在邙山附近,而不管是北魏陶俑,还是唐三彩,所用的胎土就是出自邙山。
他家之前就有窑,除了烧砖瓦之外,他父亲也会烧一些仿三彩的工艺品,只是做的很粗糙,一眼可辨真假的那种。
17岁时,父亲病逝,为了谋生他开始学习三彩工艺,别人学也就学个差不多,但他不一样,骨子里的那股子劲,
让他觉得,自己要烧就要烧出最好的。
当时他搜集了不少三彩和陶俑的残片,也经常去博物馆看真品。
他又在邙山挖了黏土,选出各种制造唐代釉色的矿物质材料,将水和土坯按比例调配,通过塑形、上色、风干等工序后,再放进小窑炉烧制。
烧制完之后,他又将作品埋到地底下,进行做旧处理。
刚开始往往几个月才做成一件坯料,但烧制过后,与真品相差甚远,
但这世界上的事,就怕的就是沉心钻研,花了近八年时间,他终于烧制出了第一个足以乱真的成品。
在那以后,高旺也惹了不少祸事。
曾有一个朋友花了90元订制了一批,结果当成真品流入了市场,最后他还被关了四天。
不过现在的高旺,汲取了之前的教训,就算做出售卖,也会在陶俑身上加仿品标识。
“师伯,这么说这些是高旺之前做的?”赵轩觉得不对,因为那玩意出土的时间不长啊。
“唉,高旺有一个徒弟,算是本家的侄子吧,比他年龄也小不到哪去,当时也很喜欢这些工艺,从研究阶段就帮他打下手,顺便学习,
按高旺的说法,此人的工艺不在他之下。
我刚打了电话给高旺,说这个人在92年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至今杳无音信。”
……
ps:此为真实事件,94年国家文物局所有人确实打了眼,而让他们大眼的就是河南一个叫高水旺的农民。
他制作的陶俑与真的几乎完全一致。
不过高大师并没有以此谋重利,之后变成了三彩非遗的传承人,还建造了自己的三彩工艺博物馆,
至于说本家侄子之类,乃是山峰杜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