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字卷 第一百二十四节 国债(2 / 2)
内侍知道这位礼王殿下所说的王兄是他的兄长福王。永隆帝的儿子也不少除了皇长子寿王外还有皇次子福王皇四子礼王皇九子禄王皇十三子恭王最长的寿王已经大婚并且有了一子一女次子福王也已经大婚有一子礼王预计今年也要大婚只有禄王和恭王年幼尚未成年。
永隆帝皇后无出并早逝永隆帝也效仿其父元熙帝不再立后以许贵妃掌后宫事寿王便为许贵妃所出福王和礼王皆为苏贵妃所出禄王为梅贵妃所出恭王则是郭贵妃所出。
“是。”内侍低头应是。
“看来这位庶吉士很得父皇的欣赏啊。”礼王颇为惊讶。
自己父亲的性子他是知晓的与皇祖父喜欢在书房和臣工们纵谈诗文不一样父皇不喜诗文只愿意和臣工们讨论政务所以臣工们到东书房来单独奏对的情形不多。
据他所知来的最多的除了两位首辅次辅外也就是兵部尚书张景秋、户部尚书郑继芝以及兵部左侍郎柴恪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怀昌但父皇应该不太喜欢郑继芝和张怀昌才对。
对礼王殿下的话内侍自然是无法回答。
“看样子父皇今儿个上午是有没有空闲喽?”礼王有意无意地问道。
内侍不好再不回答想了一想才道:“或许今日奏对不会那么久小的看冯庶吉士带了不少文章进去应该是要上奏文章……”
礼王点点头如果是这样也许可以多等一会儿。
礼王在廊外猜测着冯紫英时冯紫英的确在东书房里向永隆帝介绍着开海举债的一些具体设想。
开海朝中诸公可能了解多一些但是举债尤其是以海税作抵押的举债以及特许金收取就是纯粹的新鲜事物了谁都没有经验如何来操作就需要细细琢磨了。
“皇上臣以为条件其实已经差不多成熟了户部和兵部可以开始商计相关的具体事宜然后提交给内阁了。”一呆就是一个多时辰冯紫英也有些疲惫了。
这位永隆帝都五十多岁的人了精力的确过人每一个问题都要问清楚不厌其烦甚至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连冯紫英都有些吃不消。
据说这一位身体保养很得宜每日早晚饮食和休息都有定制而且很有点儿清心寡欲的感觉甚至还请了一些道士在宫中炼丹这让冯紫英也很是嘀咕怎么在这些方面都很恬淡但在朝务上却是这般认真?
或许还真的是一个劳碌皇帝的命吧。
“唔冯卿我看了你这份策划举债是以书面定额数量来向特定人员进行这和以往的举债有什么不一样么?”永隆帝完全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他对冯紫英带来的这一系列关于举债、特许金甚至组建朝廷和商贾合股的海贸和开拓船队大感兴趣。
冯紫英的这一些建议虽然还有些粗略但是却已经隐隐露出了一些端倪来那就是要为朝廷挣回更多的银子来不一定再局限于税赋而包括举债、特许金、朝廷自身的营生这最后一点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特许金这一条上一次觐见时冯紫英已经向永隆帝提过了这一次是更加细化的相关说明看得永隆帝眉飞色舞。
而朝廷参与海贸和拓殖的建议更是与两份《内参》合在一块儿介绍了日本、朝鲜、安南、东番等地的出产情况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让朝廷把财赋收入要转向这些方向而不能只局限于在大周现有的领土内收取赋税。
“这种债务可以称之为国债可以根据朝廷需求按照年限设定给予一定的利息这种债务以海税为抵押担保同时也可以将除第一年之后的每年特许金作为担保……”
冯紫英耐心地介绍了应该算是大周朝的第一笔国债情况规模年限担保发行对象以及组合方式还有利息。
“据微臣所知江南士绅其实将银子窖藏在自家宅院中的情况很常见少则数千上万两多则几万甚至十万两想必皇上也应该知晓一些这些银子存于地下不能拿出来流通可市面上的银子却越来越少导致银价越来越贵这应该是当下我们大周朝银贵钱贱的一个主要原因开海除了能从海外获得大量铜料外也能吸引域外银子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咱们大周朝的困境但是这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输入量过大那么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价格和价值这些具体原理冯紫英大略知晓一些但是如果要在深层次上升到理论高度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这就有点儿难了。
不过冯紫英还是力图让永隆帝明白一些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放开海贸利远远大于弊而这种举债如果运用得好一样是利大于弊只需要适度控制就好而如果能让那些窖藏在地下的银子用起来那对朝廷民生都是有极大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