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章:化解危机(1 / 2)
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由于打了大胜仗,京城危机已解除,紧张的两日的紧张立即回复了往日的热闹,黄昏时分各种叫卖声彼此起伏,一派繁荣景象,仿佛白日的那一场大战不曾发生一样,看得杨峥一阵苦笑:“这京城的百姓适应能力果然强啊,这才结束了战事,这就开始忙碌,让人好生佩服的很啊?“
一干人回到了皇宫,朱瞻埈立即让人端上了酒席,杨峥等人一战从早上打到了黄昏,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这会儿见了桌上的各种菜肴,哪里还客气啊,一顿胡吃海喝,直到吃了半饱,才收住了筷子。(www.juyit.com 君子聚义堂小说网)
其他官儿倒也知道他们是今晚的功臣,对于他们此举倒也没什么意见,毕竟人家杀了一万人的鞑子骑兵,在庆功宴上多吃点饭菜也不算什么事儿,所以谁也没说什么,眼看一顿饭菜吃了差不多的时候,朱瞻埈才说了些夸奖的话儿.
杨峥对这些话儿着实没有些好感,喝了几口面茶,含糊不清的道:“王爷被太把话儿说满了,这些鞑子此番吃了这么大的亏,未必肯善罢甘休,单靠京城这些人马根本抵挡不住鞑子,万一鞑子大举进攻,总不能再寄托这样的场面吧,所以王爷还是速速请陛下返回京城此时,再者,此番鞑子能一路攻到北京城,其中必然有不少探子,王爷还是速速动用你的力量,排查一下可疑分子,也好给北京城一个安定,再者鞑子已退,大同城池须王爷立即派人是了解情况,功过需要赏罚,若不然等皇帝回京城询问,只怕你我也不好交代啊?“
朱瞻埈忙道:“杨大人说的是,本王则就派人去办!其实这两件事本王早已派锦衣卫去做了,大同的情况已经一清二楚,至于皇帝的那边本王也派人送出了消息,想来用不了两日,陛下就可返回京城了吧?”
杨峥道:“如此最好不过了!”
又说了一番话儿,吃了些酒席,这场庆功宴才算是彻底散了,杨峥与朱瞻埈为了防备鞑子再一次袭击,从大战的第二日开始派出京城密切打探鞑子的一举一动,得知鞑子还有大规模动兵的意向,让两人心头万分的紧张,京城也开始加强了防守,而那些王爷,大官的护院、护卫并没有放回去,而是在张翼、金一笑二人的训练,熟练鸳鸯阵法,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中,过了两日,终于接到了锦衣卫送来的消息,朱瞻基的大军已经抵达了北京城。
消息一送回,两人立即松了一口气,肩头的胆子顿感轻了许多,第二日黄昏时分,朱瞻基的大军终于抵达奉天门。
消息传来,朱瞻埈亲自率领留守文武百官感到奉天门外迎接圣驾,大胜而归的朱瞻基满脸喜色,当即亲自祭告天地、宗庙,摆筵向社稷行谒谢礼,群臣也没少高呼英明,可当文武百官目光落在了朱高煦父子的身上,立即不乐意了,要说雪中送炭未必肯有人做,可痛打落水狗的勾当,大明文武百官还是极为乐意的,当朱瞻基嘱告了祖先后,正与询问此番京城危机之时,却听得太监来报,群臣在太和门外跪地不起,要皇帝御门听政。
朱瞻基不知何事,但毕竟是刚刚回朝,怕是这次京城危机出了什么大事,引起了群臣的不满,才来这么一出,不敢怠慢,立即摆驾太和门。
太和门前是一大片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
这里原是是明代皇帝的听政之处,届时门厅内设宝座,皇帝亲临听取大臣奏事,并作出有关决策,这种表示登基的皇帝勤于政务的重要方式叫”御门听政”,这种方式在朱元璋南京开国时即已制定。后迁都北京这种方式并没被朱棣采用,但当时前朝三大殿叫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但朱棣御新殿办理政务不到百日,前三殿便遭火灾烧毁。朱棣惟恐”违背天意”而不敢重修,只得将奉天门(今太和门)作为皇帝常朝和听政的重地,并作为祖宗规矩定了下来。
朱瞻基圣驾刚刚抵达太和门,就听得一片呼喊之声,心头有些不悦,可在这种庄严的地方也不好发作,哼了声道:“让他们进来!“
王振应了声立即尖着嗓子喊了声:“宣文武百官觐见!“话音经过一道道的侍卫传了出去,不多时哭声渐渐小了许多,再过一会儿就不可闻。
按照规矩,御门听政于常规日的凌晨举行。届时午门击鼓,文武大臣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并按品级分列于太和门前两侧。当皇帝御门升宝座之时,鸣响鞭,大臣们行一跪三叩礼后,九卿六部大臣依次奏事或敬呈奏折,由皇帝作出有关决策。奏事毕,御史纠举礼仪,鸣鞭,皇帝起驾回宫,百官退出。朝仪制度极严,众臣不得喧哗、耳语、咳嗽、吐痰等,否则将以失礼从严处理,这套规矩在朱元璋的时候,没有敢有半分的违背,但经过建文帝、永乐、洪熙后,规矩还是规矩,但已比起洪武时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