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临高启明 > 第六十七节 甜港风云古家海盗

第六十七节 甜港风云古家海盗(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三国之无上至尊 库洛牌的魔法使 五代梦 三国之无赖兵王 农门小娇妻 覆汉 绝世剑神 极品驭灵师 修仙就是这样子的 至尊龙帝陆鸣

“谁叫他是我大舅子不帮他帮谁。”嘻笑着摸了摸秋涵的脸蛋心里却打好了算盘海盗抢来的大宗货物因为难运难储脱手的时候价格极贱一石估计都合不到二三钱银子这笔财发得可大了。

“不过”祝三爷话锋一转“这些船也不是吃素的你哥哥一股人马未必吃得下来要他多拉些人一起干这笔财大的很!别小气”

“是奴婢知道了。明个一早就回去!”

“不用着急等几天好了。”他抚着秋涵的手“广州那里说不定还会有运银子的船来!不过这事可就要从长计议了……”

华南厂得了五万银子周转过来海义堂则打着另外的算盘。小小的徐闻县暗流涌动各方准备着一场豪赌赌盘就是这每年四五十万两银子的华南糖。此时此刻广州和临高这两个穿越集团的重要基地也在紧张的运筹着。

邬德赶回临高之后要求即刻召开执委会会议。会上广州站提出的吸纳散户存款的提案得了通过――这次雷州糖业的事情使得他们深切领会到“现金为王”的意义。没有大笔的现款未来在拓展市场上还会有许多类似的麻烦。

程栋提议不如干脆在广州设置一个金融机构负责吸纳存款筹措商业上的流动资金进行汇兑业务。对大明进行金融渗透。

“你的意思是在广州开银行吗?”马千瞩紧张起来。

“不错银行。”程栋点点头“当然我们开的这个在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钱庄或者票号还当不得银行这个称呼。”

“怎么做?”大家都有些兴奋毕竟银行这个词比不伦不类的粮行来得要气派。

“根据广州站的调查来看本时空还没有这一类的金融机构”程栋不慌不忙的说着拿出一本粗糙的“圣船”牌笔记本“有的只是钱樁店也就是经营银钱兑换的店铺。根据情报部门的调查得知:这种钱樁店除了兑换还涉及小额的放贷业务但是不吸收存款基本上是靠银钱的涨落拆兑盈利。资本的总体规模不大。”

财金委看中的是汇兑业务。简单的汇兑业务在大明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各家商铺之间为了减少现银运输的麻烦进行联号异地汇兑但是规模不大以满足自己本商铺、本行业的需求为主象票号那样专做出票汇兑业务的行业还没有出现。所以这块是空白的大有可为。

“我们的银行要做的重点是在汇兑上类似于票号的业务。做几年之后把信用竖起来银票就能汇通四海了。”

马千瞩摇摇头:“大明好像对汇兑没有很大的需求么!”根据他们的所见所闻大明的商品经济也就是这么回事虽说不见得很原始但是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所谓进入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远不是那么回事。

“不然。资金的流动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还存在的。雷州的糖就是一个例子。我们认为至少在松江的布、江西的茶和瓷、江南的丝、福建的靛蓝这些产品上都是存在大规模的银钱流动的。”他歇了口气“其实就是海南这个边隅之地来说吧根据情报部的调查每年的槟榔和椰干贸易也有好几万两的货值这个规模来说也算不小了。”

他列举的这些产品大多季节性特别明显产品又往往是分散的生产的所以每到当令时节贩运的商人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收购。对资金的流通需求就会很大。

汇兑的生意:一是可以赚取汇水也就是手续费二来根据各地的银价涨落银根的松紧获取贴息的利润只要现银能够周转里面的花样还能翻出许多来无中生有的搞出钱来。

至于财金委员会办银行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尽快能把自己的银票信用竖起来。将来穿越众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要遍及全国不管是军队、商人还是情报人员都不能背着大把的银子满世界走路至于临高流通券用的是米本位只是短期过渡不可能也没必要在全国建立起信用来流通。相比之下银票不管携带还是使用都很便捷。

“这不等于又发行一种新货币吗?”有人质疑“有了临高流通券再搞出一种银票来这也太麻烦了。”

“这就是误解了。银票不是货币最多只能算是一张汇票而已。虽然在晚清也常有人拿银票直接流通的但是象影视剧里那样动不动掏出一把银票付账的事情是绝对没有的。”

因为银票是有信用大小之分的。它不同于铜钱和银锭前者是官府的信用后者是实实在在的贵金属银票能不能在市面上硬挺能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效很大程度看发票的钱庄票号的实力、信用如何。所以有些银票只能流通于一地有的却能汇通四方。这里的花样极多程栋也就不一一说明了他还指出如果能够把银票的信用建立起来以后在资金调动和筹措上会有极大的好处。

吴南海还是反对:“马上中原大地就会兵荒马乱搞票号汇兑肯定要牵涉到设局布点的问题大笔的钱财和人力投下去一打仗还不玉石俱焚啊。”

“不必”严茗说“我们不是办现代银行。用不着到处布点。选几处商业繁荣、当官的扎堆的地方布点就可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和当地有实力的商铺搞汇兑联号。”

布点的思路就是打通几条关键的线路。西南、西北、中原或是地方贫瘠或是将来会动乱不止自然不是布点的地方。最最要紧的就是南北线路。特别是京师到江南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在明末的十几年里江南是最富庶最太平的地方了。京师的官员少不得会把大笔的银子运到这个洞天福地来存着准备将来纳福之用。此地又是布匹、丝绸、茶叶的大宗出产地商业活动频繁。

“具体布点城市首先就是南直隶。”严茗说“南京、苏州、松江三地稳定之后由南向北布局到清江浦和北京。”

苏州和松江在南直隶是最富庶南北两京是都城官员云集自然要优先照顾到。至于清江浦虽然在20世纪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县城在明清两代却是一个南北交通汇聚的大码头。

明清之际沟通南北运河过闸艰难黄河行舟之险。所以南来北往的行人除了运粮漕船之外大多到清江浦就要舍舟登陆经“九省通衢码头”向北渡过黄河来到王家营乘马或雇车北上。此地既是南北的交通枢纽商业自然极其繁荣了。当地还设有属于户部管理的仓库和属于工部管理的漕船厂驻扎有南河总督等许多重要官员。每年朝廷都会有大笔的治河经费下来河道上的官儿之阔也是名闻天下的。官多商多银钱流动就频繁是做汇兑业务的一块风水宝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