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魔法 > 百媚图 > 六三章 见天子演说智慧,祈甘霖大内斗法(九)

六三章 见天子演说智慧,祈甘霖大内斗法(九)(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最强丧尸传说 蛮尊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冒牌保镖 掌权者 突破之王 花间高手 重生之快意纵横 邪御天娇 九星幻神劫

“甘薯真能救活那么多百姓,为何各地百姓不肯种植?”崇祯听了徐光启的介绍,不由疑惑。

“因为甘薯不值钱。”钱逸群替徐光启说道。

崇祯是藩王入继大统,只是在信邸的时候跟天启帝一起读过几天书。听徐光启这类鸿儒说话着实有些费劲,更乐意听钱逸群的大白话。

钱逸群也因此才不得已抢抢徐光启的风头,他道:“一块地的面积是固定的,地主当然愿意种更值钱的作物。譬如江南的地主都喜欢开桑园,种桑树,养蚕收丝,连稻子都不舍得种。湖广土地肥沃,能种稻谷,为何要去种甘薯?”

“那山陕本就土地贫瘠,为何也不劝农种甘薯?”崇祯心头像是被一只猫挠了又挠,痒中带痛。

“山陕那边,”钱逸群哂笑道,“别说甘薯了,就连草都没了。”

崇祯身子一沉:“天下之大,竟然没一块让朕立足的土地!”

“陛下也别着急,臣在扬州有一块地,到时候流民、甘薯都可以放在那儿。”钱逸群安慰崇祯道。这些日子朝夕相处,两人年纪又相近,崇祯又没什么帝王霸气,颇让钱逸群觉得此人可交。

实际上,明朝的皇帝虽然不算勤政,对于文治武功上的追求也不算迫切,但从做人而言,却是中国历代皇帝之中最有人情味的。这或许便是朱元璋只许小户人家女儿当选后妃的收获。

“道长私产,终究有限得很……”崇祯摇了摇头,轻轻扶住额角,面露疲色。

钱逸群见状,收了手里的书,道:“这屋里空气混浊,咱们外面边走边说吧。”

徐光启暗道:你这道人真是异想天开,哪有皇帝大臣在外面边走边说的道理?

崇祯却习惯性地站了起来,上前挽起徐光启的手臂,道:“玄扈先生,如今看来你这甘薯的确是极好的,否则也得不到厚道长如此推崇。”

徐光启闻言心中悲凉:老夫在天津种了那么多年甘薯,竟然还得靠一个道士才能学以致用。

“至于如何天下推广,就由朕想办法,你回去荐些能吏,用以劝农种植甘薯。”崇祯继续道。

钱逸群跟在一侧,心道:你大概不知道玉钩洞天到底有多大吧?

事实上,钱逸群也不知道。不过他却知道那里有极其广阔的平原,有植物需要的光照和雨水,温度适宜,没有旱涝地震之灾。说实话,用来种甘薯都浪费了。

一行人在花园里逛了片刻,一个大鼻子欧洲人终于赶来了。

这人就是汤若望。

钱逸群看着这张明显迥异华人的脸,大约四十余岁的年纪,心中暗道:比我想象中还要年长一些,不过对于科学家来说却是黄金年龄啊。如今的大明,貌似已经开始落后西方了?

汤若望一来,见了徐光启,心中稍定,严格按照宫中礼仪向崇祯叩首行礼,等待皇帝垂询。

“你们的天主,能管到大明的求雨么?”崇祯直截了当问道。

汤若望是秉承利玛窦之学的,努力不让天主教义与华夏儒学发生冲突,在敬天法祖的问题上尤其谨慎。如今在天子口中吐出了“天主”一词,这其中祸福实在是难测得很了。

“陛下,我主只是制定规则,而且将规则藏了起来。”汤若望谨慎地择选词句,“我们的数学、天文,只是去发现规则,并且利用它。而在我们的认知中,如果天不下雨,必然有它的道理,绝不是人能够干涉左右的。”

“汤先生,”钱逸群上前道,“小道好奇问一声:现在欧罗巴的天文和数学,能够预测天气了么?不用说亚里士多德的《天象论》,小道问的是大面积,准确地预测未来数日的天气状况。”

汤若望知道明国的道士常有官身品秩,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小道士又是什么身份,谨慎且诚实地答道:“还不行。”

当然不行,起码得等无线电发明之后才有可能。

钱逸群心中一乐,板起面孔道:“既然你们连预测天气都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指指点点我们对于规则的利用?”

“这不科学!”汤若望叫了起来,“不可能因为一群人举行一个仪式,上帝就下雨!你们这是纯粹地浪费银子!”

“其实,你只是借这个机会,想证明一下天主教的先知先觉吧。”钱逸群一针见血道。

汤若望的脸上变得十分精彩。(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齐天战神 武神戮天 这个王妃很米虫 天域武神 傲剑镇天 天元劫凤神女帝 [美娱]神农侠侣 大宋杀戮 转生之我的狼王 魔动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