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1 / 2)
夏日燥热,知了不知停歇地叫个不停,吵得人好生心烦。
夫子在学堂前面摇头晃脑地讲书,萧绎背脊直挺坐在大哥旁边,冷着脸望向窗外的树影斑驳,有些出神。
******
与母妃相处的这些时日,他发现她似乎……不知如何形容,总感觉有些地方与以前不大一样。
比如他在父皇那儿得了夸赞,回来与母妃说起,以前她定会摸着他的头,微微一笑夸他了不起,可现在她听闻后,依旧浅笑着肯定他的才能,却会对他说:“绎儿,锋芒毕露有时并非好事,懂得韬光养晦的人,才是真正能成大事之人。”
又比如他将瑜贵妃对他“谆谆教诲”的话复述给母妃听,她不如从前般叫他莫要再听,反而望着他认真地问,若当真有那么一日,他是否想为自己争上一争。
许多细节都是萧绎事后不经意回想起来,方才觉察其中的不同之处。
而最令萧绎意外的,是母妃对于他练武一事的态度。
他自小爱武成痴,曾托人为他网罗不少武功秘籍,自个儿私底下练。
宫中并非没有传授武功的师傅,但皆是些寻常套路,用以自卫防身绰绰有余,却绝对无法与真正的高手一较高下。毕竟他们是皇子,身边自然有侍卫保护,即便苦练多年,也可能终其一生用不上半分。
母妃显然亦是这般想法,故而对他不似其他皇子般时常结伴出游,反倒一有闲暇便躲在惜云宫后院里,摆弄些花拳绣腿的行为颇有微词,曾三番四次委婉地在他跟前提,让他无事便多读读书,作些好文章给父皇看。
他知晓母妃是为他着想,希望他凭此讨父皇的欢心,不好拂了她的意,便只好挑她不留意的时候偷偷练,多是夜半时分,或是午间母妃歇息之时。练习没有定性,难以日日坚持,且避开了最佳时间,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现在他不过八岁,仍在长筋骨的阶段,正是习武的好时机,为了重拾旧时的武功甚至更上一层楼,每日天初亮时,他便到后院去,打坐练功,运气凝神,调节内息。
此法对提高内力有极大效用,他风雨无阻,一日都不曾落下。
奇怪的是,母妃明明知晓他的行径,却对此不置一词,甚至有一回他试探性地刻意拖缓请安的时间,她亦只是派了宫女过来传话,让他莫要耽误了用早膳的时辰。
如此一来,他便愈发肆无忌惮了,爱如何练便如何练,不必像做亏心事一般偷偷摸摸。
有一回他练一个招式时,不慎崴了脚,脚踝处肿了一个大包。
他以为母妃会如以前般责怪他不听话,将自己折腾伤了多不好,结果母妃只是在太医为他诊治之后,轻声叮嘱他在伤愈之前不得练武,待脚伤完全康复再继续。
许是因他由始至终对习武痴迷不已,对此事的印象尤为深刻,母妃的反应对比亦更为鲜明突出,令他十分在意。
莫非,母妃在之前经历过他所不曾知道的事?
“阿绎,夫子正盯着你,莫要走神了!”
萧绎沉浸在复杂的思绪之中,并未听见萧齐压低声音的焦急提醒,直到台上的夫子停下如同念经一般的讲书,扬声喊他:“二皇子殿下,请问老夫方才所讲的诗句,是为何意?”
夫子平常说话的声音低沉浑浊,这会儿扯着嗓子喊,颇有几分尖利刺耳,萧绎将视线移回手边的书卷上,瞧见大哥已无比贴心地用笔划出夫子要求他解释的诗句。
他气定神闲站起身来,没有一丝表情的脸,此刻看似不知如何作答的木讷,不远处三两学生低低的嘲笑声隐约传来,恍若未闻,垂眸看了诗句一眼,随即清晰流畅地答出记忆中的答案。
夫子愣了片刻,为萧绎口中与自己心中所想几乎完全相同的理解,微微诧异,老脸上浮现出抓错人的尴尬神色,轻哼道:“答得甚好,殿下请坐。”
萧绎依言坐回原位,听罢夫子讲解后,萧齐暗自惊叹弟弟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一心二用之功,微侧过头好奇道:“阿绎,你的解释与夫子所言如出一撤,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一个多月来,因与他记忆重合而引起的状况时有发生,萧绎对于应付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深谙其道,随口扯谎:“昨夜翻书时觉着此句甚妙,提前思索过。”
萧齐不大相信,即便提前思索过,也未必能与夫子所讲如此相类。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那么玄乎。
弟弟本就天赋秉异,上月的考核中表现大佳,所获评价可相当高,直接跃级与自己这个长他三岁的兄长一同读书,故而能解读至如此程度亦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