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 2)
01
九月中旬,青山市渐渐步入初秋。枝头的绿叶渐渐变得枯黄,风一吹,在平整的马路上落了一地,车轮压过,带起一阵金黄。在这座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城市里,连小巷子都拥有了它独一无二的故事。
清晨时分,安静了一整晚的街道也热闹了起来。拿着早餐赶公交的学生,挥舞着扫把将落叶扫成堆的清洁工人,开着小车把新鲜蔬果送进菜市场的小摊老板,都为这热闹贡献了一分力量。
街口的早餐店,蒸笼上放着热气腾腾的柜子,里面蒸了不少馒头包子,还有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小笼包。
“老板,要一份豆浆包子,带走谢谢。”陆知了摘下左耳的耳机,礼貌的朝店内的老板娘说。
“好嘞。”
老板娘在这开店这么久,见过不少学生。可眼前这个长得干净,透彻的眼睛里藏着心事的女孩还真是少见。这个年纪的女孩,不是为了成绩便是为了那不合时的春心萌动,可她却不属于这里面的任何一种。
她是独特的,又是平凡的。就像冬日里挂了霜的松,通透中带着刺。只是这姑娘太乖了,还特别有礼貌,让人心生好感。
“同学,今天比昨天要早来哦。”老板娘手脚麻利地把早餐给她装好,递了过去。
陆知了点了点头:“今天要做值日,早点回学校。”
“行,快去吧。”
陆知了把热气腾腾的包子撕开塑料膜,边走边咬上一口。初来的秋风一吹,及肩的短发便在空中飞扬,张牙舞爪的。
走过一段长长的上坡路,再沿着一地金黄的人行道往前。城南中学那个漆亮的门牌便出现在眼前。城南中学,一所和公立学校齐名的私立高中。
在青山市,能进这两所中学的人都是拔尖的。一个是家境拔尖,一个是头脑拔尖。一中拥有全市最好的学生资源,不少人就冲着他那百分百的本科率,百分之六十的重本率去。而城南中学更特别一点,他除去这两个率,还算上一个出国名校就读率。
拥有国际部的城南中学,不仅硬件过得去,连软件也不输其他中学。这也多亏那些靠着爸妈上国际部的学生,每年动不动就是一个体育馆,建个游泳池什么的,别人眼里的奢侈在城南中学这儿,好像蒙上了一层灰,瞬间变得黯淡无光。城南中学靠着这些资金打造了青山市最好的私立高中,还拥有了不少靠着智商考上来,领奖学金的优秀学生,让其他中学羡慕不已。
距离上课时间还早,干净整洁的校门口还没有出现拥堵的情况。陆知了手上的早餐早就被她在路上消灭了。最后一口豆浆,也在踏进教室门口时喝得一干二净。
“早上好啊,了了。”她的后桌应白同学,就是靠勤奋和天赋考上城南,和她一样拿着奖学金的清贫学子。
陆知了把豆浆盒子扔进课室后面的垃圾桶,回到位置上和她打招呼:“早上好啊应白。”
“今天到我和你值日了,走吧。”应白放下自己的早餐,站起身说。
陆知了点了点头,抬手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表:“打扫要十五分钟,带上耳机顺便练一下听力吧。”
应白弯身叹气,伸手在自己书包里摸索:“了了,你还真是学习狂魔。难怪能考年级第一。”
“你也不赖啊,年级第二。”陆知了笑起来和她打趣。
同为高二一班的人,两人常年占据了年纪大榜的第一和第二,神奇的是,两人并未因为这事彼此眼红,反而成了好朋友,时不时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公平竞争的样子像极了惺惺相惜的孤独群种。
他们班级负责的区域是学校的长廊,每天只要负责简单拖一遍,就算完成了。但以城南中学的规模,那条别人眼中的长廊,让两个人拖完也已经是够呛了。
两人默契地洗完拖把后,一人一头开始工作。陆知了的耳机里放着BBC的新闻,手里的拖把也没慢下来,听到熟悉的部分,还会跟着念起来。
十五分钟后,她们好不容易在长廊中段相遇。应白摘下耳机,靠在栏杆上微微喘气:“我感觉自己体力又差了,了了你跟我一样天天学习,怎么就感觉你比我精神呢?”
“有吗?可能是因为我每天都走路来上学?”陆知了倒不觉得累,小时候和被爸爸天天带着去晨跑,直到现在她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身体素质是要比别人好一点。
应白用手扇风:“我不行,在家只能当条会写题的咸鱼。”
陆知了淡淡地笑:“那是你爸妈疼你啊,当咸鱼有什么不好呢?”
“是啊。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考上清北,然后安心当一条大学里的咸鱼。”应白半开玩笑道。
校门渐渐热闹起来,陆知了把最后的角落拖干净,转身对她说:“走吧,差不多要早读了。”
“来了来了,你猜今天秦臻会不会又迟到?”说起秦臻,陆知了失笑摇头:“我猜她今天踩点进教室,给她点面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