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以农为本(农) > 76、第 76 章

76、第 76 章(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网恋选我我超黏 姨娘要转正 夫人不止一柄剑[综武侠] 何夕 师尊觉得我很强 她负责貌美如花[娱乐圈+电竞] [综]非人类聊天群 农家姝 宝贝你能做我妈吗[娱乐圈] 女配真的不想花钱[穿书]

何况,如今又有‘炎军’起义占下太白县、郿县和陈仓县三县,就算他戴罪立功,回去朝廷后的下场恐怕也不会有好下场。若他真想戴罪立功,他就不会跟着一直走陈仓道北上关中,而是会分出大半兵力,北上时在中途分道,走祁山道进入陇西。而后从‘炎军’后方形成包抄之势,将‘炎军’围在陈仓,以十多万大军包围两万‘炎军’,再怎么也是不会输的。

就算如此一来,陈兵郿县的‘炎军’会退守太白县,并从靖口关南下汉中、再南下进入川蜀之地,也无关紧要了。因为川蜀之地能用的壮丁已经被征抓殆尽,‘炎军’残部只能在川蜀之地休养生息,哪怕有‘神农血脉后人’姜氏此人在,至少也要休养五年以上。

如此一来,朝廷便可腾出手先打邺城军,再南下攻打宛陵的‘米谷军’,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其实,每每想到走祁山道包抄‘炎军’这法子时,姚青云都是有一丝意动的。毕竟为将之人,对打败敌军这事,是天然就很喜欢的。

然而每当此时,他就会想起‘炎军’首领夏简戟——此人实在合他心意,再还有‘神农血脉后人’,以及亩收八百斤的高产麦子,加上壮丁队伍中还有王五七带领的‘炎军’士兵在暗中挟制他,他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继续忠于大昭朝廷,他也不会有好下场——至少封侯拜将的愿望是无法达成的,可若是跟着夏简戟搏一把……这次一旦搏赢,川蜀之地便在‘炎军’掌握之中,届时有川蜀之地作退路的‘炎军’,未必不能问鼎天下,那他姚青云距封侯拜将的愿望也就更近了。

他才刚过而立,年轻得很,搏上一把才甘心。

夏简戟在派出王五七和姚青云时,熟读地理志的他自然是知道大昭府军北归,还能绕远路从祁山道走,届时就能对陈仓‘炎军’形成包抄之势。但他不得不走这一步,除了里应外合从入川府军内部分而化之,他一时也不能找到快速战速决的办法。

毕竟,虽然大散关易守难攻,但也经不起十多万大军的长期进攻,万一僵持太久,使得大昭朝廷派军从后方来个前后夹击,那样的话‘炎军’就必败无疑。

虽然姚青云有反水可能,然而有王五七在旁挟制,能降低些可能。他之前又与姚青云有过一场促膝长谈,想来能让姚青云对‘炎军’的前景,更加看好的。

不过便是姚青云果真反水了,他也能逃出陈仓,想要两万‘炎军’全身而退不容易,但若提前有了准备,跑出来几个人也不会很难。跑出包围后,就与郿县的葛圭章会合,然后退回太白县再南下入川蜀,休养生息几年后,再北上也就是了。

姚青云有巧计,夏简戟心中也有成算,若姚青云最终决定使计,夏简戟也有应对之策。

事实上,入川府军北归时,最后全都走的陈仓道,中途未有一人分道,姚青云最终还是站在了‘炎军’阵营。

在大昭北归入川府军之中,有姚青云在,而下面的壮丁之中,则有王五七率领的‘炎军’壮丁在。

扮作户籍是留坝县但去过太白县的‘壮丁’王五七,以及其他或自太白县逃出、或有亲戚在太白县的(‘炎军’)壮丁们,北归的一路上都暗里在川地壮丁中间活跃着。

王五七:“……留坝和太白是临县,我今年才去过太白县,你问我为何去太白县?我给你们小声说啊,可别传出去了,毕竟太白县如今可是叛军‘炎军’的地盘。我去太白县之前,‘炎军’还没有起义呢,至于我为什么去,当然是与我所听说的有关了!

我以前听一个穿越在秦岭里的采菇人说,太白县有一个‘在世小神农’!先别说不可能这些话,你们想想啊,神农炎帝的姜姓部落兴起于哪里?兴起于清姜河啊,而清姜河又发源于太白县玉皇山北麓、在太白县境内一般称作姜水,那个‘神农的血脉后人’可就住在玉皇山下的姜水畔!

我起先也是不信的,但是那个采菇人说‘小神农’纯善大方,将亩收八百亩的麦种分给乡亲们播种,致富了一方呢!我想着反正苍天大旱,在哪不都是一样的啃树皮、嚼草根、吃野菜?于是我就与同村几个好友一起,去了临县太白县......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我们亲眼所见,在天下大旱、农田颗粒无收的时候,我们居然看见了太白县的农田里,长着金灿灿的麦子!麦穗是又大又胖,一支麦穗能顶我们平常的麦穗两支都不止!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在田里侍弄庄稼的,还能不会估算庄稼收成吗?因为受干旱影响,可能没有亩收八百斤那么夸张,但亩收六七百斤也是有的!”

“真的吗?受了干旱影响,还能亩收六七百斤麦子?!那寻常年景时,亩收八百斤也不稀奇吧!”有川地的真壮丁表示不解。

要知道,川地可是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在种粮食方面占尽优势,却也只能像江南一样亩收四百来斤粮食呢!

“当然是真的了,我们和王兄一起去的,我们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对啊对啊,我也去了!我也亲眼所见!”

“我也去了!”

“我也是!”

与王五七同去太白县的同村‘壮丁’们,纷纷附和王五七的话,真的是很有说服力了!

王五七继续说:“那个神农的血脉后人姜氏,也就是如今‘炎军’首领的妻子,确实如传言一般纯善大方!她没有恶声驱赶在麦田边窥视的我们,而是言语温和地说:‘吾之愿,便是让天下之人吃饱饭,你们虽不是太白县人,但却属天下之人,便给你们百斤高产麦种带回家乡,将高产之粮传播开去,福泽更多天下之人。’

于是我们五人就带着一百斤麦种回乡来,路上便是饿狠了也舍不得吃一粒麦种!又等到秋播时,原本以为要继续干旱不能播种了,谁料天降甘霖,两年的全国大旱一朝结束!我们就高高兴兴的把带回来的麦种播下地了,遗憾的是没能看上一眼丰收景象,便被征抓来充军了......”

“唉......”

“唉......据说两年全国大旱之所以能结束,还是因为……”一个‘壮丁’谨慎的左右看了看,见没有府军注意,才低声道:“还是因为‘炎军’起义呢!据说在夏简戟揭竿而起的那一刻,晴空陡然旱雷!接着便风起云涌!不多时就天降大雨!”

“这事早就传遍了,我也听说过,据说夏首领是天命所归之人,先前的两年大旱是上苍惩戒大昭朝廷无德,之后夏首领甫一起义归位了,上苍才结束大旱、降下甘霖,以迎夏首领归顺天命!

哎呀!看我在说什么呢,可不能说了,‘炎军’可是叛军,可不能让看守的府军知道我在说这些,不说了不说了。”

一个来自汉中的‘壮丁'说到:“我们小声说,不让府军们听见就是了。唉,你说的是真的吗?神农后人真会分发出高产粮种?除了太白县,其他地方也能种上高产粮?”

刚才说着‘不说了不说了’的太白县临县——留坝县‘壮丁’,又回道:“那谁说得准?我又没亲自去问过‘炎军’首领!

不过呢,我们来推测一下,除了太白县外,其他地方——当然是指‘炎军’的地盘,肯定是能种上高产粮的!你想啊,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太白县收那么多粮种,‘小神农‘又是纯善大方的人,夏首领能起义想必也有不小本事,不管怎么想,都会让自个儿地盘上的百姓过得更好啊。”

“能种上高产粮的地方,真好啊......”

这感叹,就相当于:在‘炎军’的地盘里,真好啊。

事实上,王五七他们传播的说法,有许多漏洞,不过这些漏洞,也只有熟知秦岭南北地形的才能发现。比如,留坝县确实与太白县相邻,然而一个是在秦岭北麓,一个是在秦岭南麓,虽然中间有斜谷可通,却不是五个普通农人就敢通行的。

虽说两县是临县,却与位于天堑两边,也没多大不同了。有些‘据说’的消息,是很难这么快就传到的。留坝县和汉中的本地壮丁或许知道些,然而这些壮丁是姚青云在负责看守,没有漏出消息让川地壮丁知晓了的可能。

一般百姓大多一字不识,这些川地壮丁,或许自出生起都没出过村子或者一县之地,哪里知道秦岭地形的详情?就是读书人,若只一心读圣贤书为考取功名奋斗,没有看过地理志等杂书,也是不知道秦岭具体地形的。

于是,王五七等人诸多说法里的漏洞,无一人发现。不过除了言语中的逻辑漏洞外,他们所说都是实情,像是亩收八百斤的麦子就是确实存在的,并不怕日后被拆穿。

有姚青云做内应,王五七等人就这样不着痕迹的,流窜在川地壮丁中。

五千壮丁为一营,总共二十多个壮丁营里,最后他们全都呆过了。

等王五七他们从头到尾流窜过一遍后,也随着北归的入川府军一起,到达了大散关下。

在姜秾她们所在另一个时空里,历史上有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名句,众多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都游览过大散关,留下过许多诗词名篇。

大散关的自然风光确实出众,立于城墙上,极目望去,群峦叠嶂,满目蓊郁苍翠,两旁山峦有如卧牛者、有如奔马者,动静相宜,气势恢宏!

大散岭下,清姜河怒吼奔流,奔向姜氏城,汇入渭河。

姜氏城,炎帝神农故里。

夏简戟想着,等这里事了,把川地也安排妥当,大约明年夏收后,就能去打凤翔县外的姜氏城了罢。

作者有话要说:大肥章~四舍五入就算是加更了,本渣文案上的‘随缘加更’不是瞎说(超大声)!啪啪拍桌子.jpg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