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食物过敏(1 / 2)
那种又苦又涩又麻的感觉,刘语斯觉得这难道是一锅子药膳吗?
可一看,汪家大大小小的,围在锅子前的吃在碗里,看着锅里,后面的急的跳脚要往前挤,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样子,都馋的不行。
对于人家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款带自己,刘语斯就算再难吃,也拼命咽下去,并继续采访。
原来这家人孩子生的太多,村里劝说不听,有娃就生,日子越来越穷,村里对他家之前资助也很多。
可是这村子本来也是个受救济的贫困村,除了他家还有好几户特别困难的人家,他家分的不够吃,人家还没有分到多少。
于是村里为了分配资源天天鸡飞狗跳的。
大家觉得汪家明明可以控制人口,却一个劲地生,占用了本该属于别人的资源,是缺德。
后来汪家几乎是被驱赶出了村子,跑到山上去,村里按时给的救济完全不够吃,一家子就在山上弄点菜地,养点鸡鸭鹅什么的维持生活。
大儿子从来没有上过学,汪家夫妻压根没想过这事情,饭都吃不上,还上个什么学?
孩子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上学这回事,当然也不会提要求。
大儿子几岁就开始懂得地里刨食,到处找些能吃的东西来填肚子。
一开始汪家夫妻还注意这点,看孩子找回来什么,告诉他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时间长了,觉得他熟练了,当然,孩子越来越多也顾不过来,觉得没事,也就不管了。
所以,这次大儿子也不知道在外面吃了什么,跑回来抱着肚子疼的满地打滚。
山高路远,就算下去了,也没钱坐车去医院看病。
汪家两口子就安慰儿子,要他勇敢坚持,用手抠,在背上敲击,试图让他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不就没事了。
就这样折腾了半宿,等村里人得到消息赶来,想帮忙把孩子送医院时,孩子已经没了。
刘语斯在汪家女人带领下去看到了那个墓碑都没有的小小坟包,汪家两口子说孩子没成年,不能立碑。
这些习俗他们倒是门儿清,对于什么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的义务却全然不知。
刘语斯能说什么呢?
生孩子是汪家两口子的选择,男人说多子多福,别看现在苦,等到孩子大了,女娃出嫁,男娃都是壮劳力,那时候别人就该羡慕他们了。
现在早已经不是凭劳力赚钱的时代了,可刘语斯说的那些,汪家两口子根本听不懂,也不相信。
他们相信多个娃多双手,多一个帮忙地里刨食的。
怎么现在还有人这么认为?
没有文化真可怕!
刘语斯抱着他家小六,据说已经六岁的女娃娃,看起来像三四岁的孩子,瘦的刘语斯抱在怀里几乎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想上学吗?”刘语斯问。
“上学是什么?”小六拿着一小节吃剩的骨头一直啃啊啃。
骨头上早已经什么都不剩了,被她的小牙齿磨的光滑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