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章(1 / 2)
离暑假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学校通知实习的地方已经出来,采取小组抓阄的方式。
每年暑假学校去选择一些优秀的学生去各地采风,这次顾净白和沈清风都有幸参与。
有国内,有国外的。净白摩拳擦掌,希望能抽到一个国外的,结果抽到了一个最偏僻的地方。某个农村,专题是采风,了解当地植物,风俗,选定一个主题,拍照摄像存档。
顾净白垂头丧气,沈清风倒还兴致勃勃,去不一样的地方总是好的。
暑假转眼来临。
每个小组六个学员,三男三女,一个领队老师,一个野外教练。
检查后设备,药品,衣物相关后,一行人坐上火车,下了火车后,又转了汽车,然后又转了一趟汽车,才到。这个时间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她们在路上差不多两天时间。
一路上饿了就吃,醒了就说说话,玩玩游戏,看看书,累了就打个盹,人多,热闹,路程虽然漫长,倒也不显得无聊。
一下车,除了沈清风,其他人都傻眼了。整个村子就一条比较大的街,房子不高,高得也就三层,没看到有宾馆和饭馆。
一行人叽叽喳喳,晚上睡那,晚上吃什么啊。
老师安抚她们,学校已经提前跟村长联系了,会安排她们住在村民家里,吃住也随村民一起。学校已经给与了相关费用。
关于采访和记录这块,也跟村长沟通过,等会见面再详谈。
可能因为一行人太多惹人注意,没一会就来了一个年轻人,应该是在村委工作的人。一问果然是村了一个干事。
干事表示对他们的欢迎,说村长去开会去了,晚上回。事情都已经交代好了。
一行人进了村,安排好了住宿,八个人,分散在四户农家。
接待净白清风她两的是一户张叔家。张大婶热情好客,看见她两就把她两夸得跟朵花似的,还领她们去看自己的卧房。
房间干净明亮,墙面都粉刷的白白的,地上没有贴什么瓷砖,就是粉刷得很平整的水泥地。床上的床单被套一看就是崭新的,折梗都明显的存在。
净白哎呀了一声,对着清风动了个嘴型:这怎么好意思啊,好麻烦别人啊。
清风微微摇了摇头。
张大婶搓了搓手,手上干裂,都听得见声音。脸上的皮肤可能长年累月晒太阳的缘故,红得有些发亮:“我家条件不好,两个丫头就将就些哈。”
清风坐在了床上:“净白,你看看张婶家的床,坐着很舒服啊。张婶,你家床垫子用的什么啊?”
张婶的紧张神色放松了起来:“这个啊,是我们这边的棕床,就是用那些粗麻绳弄的,四边是大木头。很稳,很软。”
净白也做了上去:“张婶,真的啊。很舒服。我都不舍的下床了。”
张婶也跟着呵呵笑了起来:“我饭熟了,就等你们来咧。我们吃饭去,完了你们再来睡下。”
“走了,吃饭去咯。”净白和清风挽着张婶的胳膊,下楼去了。
午饭是腊肉炒四季豆,小青菜,豆腐汤,煎鸡蛋,还有一个排骨汤。
清风和净白端菜的端菜,盛饭的盛饭。
最后两人吃了两碗饭,满足的靠在椅背上打了个饱嗝。
然后两人抢着去跟张婶洗碗,最后分工净白倒剩饭剩菜,清风洗碗。等清风把碗洗了进来,才看到张婶说不要的剩饭剩菜被净白倒在垃圾桶里。
净白这面红耳赤的站在房内。
张婶连声说着:“没事咧,没事咧。猪吃不了没得事。等下把垃圾倒出去,鸡也去吃的。你们去洗澡去,热水都烧好了,澡盆子你们用水先荡一下。开水要不够,伙房里还有。开水瓶都是开水。”
洗完澡后,一天奔波劳累消失殆尽。天也慢慢黑了下去,几个小伙伴各自从收留的农户家里搬出椅子,坐到露天里去。
村里的孩子们也不时围过来,听他们讲新鲜故事。不过孩子们不理解的时,城里来的哥哥姐姐们真可怜,连真的星星都没见过。看一个星星都高兴半天,跟看见珍珠了一样。
看个天,也是,能高兴半天。天气凉快也高兴半天,说不要用空调。
第二天一早,大伙都起来了,一看才六点。果然是入乡随俗,晚上睡得早,没有什么娱乐,睡得也踏实,早上自然醒得也早。
今天的事情是走访这个村的状况。大家吃完早饭就出发了。
这一走才发现村子是个大宝贝。昨天大家累了,都没来得及看到。
村里的房子都是整整齐齐排列的,高矮都一样,建得跟新农村一样,一问才知道这个村子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讲究四四方方,对称。
村子正中间是一个很大的人工池塘,四周建了一米的围墙,里面种的是藕,这个季节荷花开得正好。池塘里还看得见鱼。
然后又去参观了村里的祠堂。这个祠堂全部是木结构的。屋檐做的是小飞檐,用的老式瓦片。
梁,立柱,四壁,顶都雕刻了各色花纹。
地面铺的青石砖,大小都一模一样,平平整整。
征得村长同意,大家把这里也做了一个录像,拍照保存。
这个祠堂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
村长还跟她们讲述了他们村姓氏来源,分支,辈分。祠堂的祖先,祖先的名人事迹。
下午一行人又去观看了医院,村委,村里的小小图书馆,清风她们自己准备了一些书。图书管理员拿出本子,记录了每一个赠书人,并在书上封底写上捐赠人的名字,盖上印章。等做完这些,天擦擦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