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二章(2 / 2)
想到这里,竟有些难过了。
他便又抬手摩了摩雁卿的头发,瞧见她发间落了花瓣,便轻轻帮她摘出来。将花瓣纳在册页之间。
那书却舍不得丢弃了,便卷在袖中,才又笑道,“你可不要在这里睡了。”
雁卿依旧闭着眼睛,软嫩嫩道,“我若睡了,七哥记得把我送回去。”
有元徵在一旁陪着玩耍,雁卿自然不会真睡着。
两个人说完了话,便一起看着书讨论起山川来。元徵已将整部书都读完了,自然知道何处最妙最有趣,便将《三峡》一节翻找出来给雁卿看。雁卿读完了只觉得胸中激荡,几乎能感受到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畅快之风,激荡之水。便对元徵说,“七哥赶紧养好了身体,日后我们一道去玩吧。”
元徵听了便有片刻怔愣,见雁卿还在目光晶亮的等着他回答,才明白她竟是在认真的邀约。却也晓得雁卿只是想“去”,并没想过怎么才能“去到”。心绪便有些复杂无奈,笑道,“我自然是愿意和你去的。可你现在还小,你父母只怕不会答应让你出远门。”
雁卿便道,“那就等我大些——我也有许多准备要做呢。”
元徵又笑望了她一会儿,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便又继续看书,边看就边商量、描画着日后去三峡要走那些路,做那些准备。
因说得多了,雁卿怕日后忘记,便伏在案上拿毛笔涂着粗黑的字去记录。那字虽糊作一团,圆滚滚的却也很有趣。元徵看了不由笑起来,雁卿就嘟着嘴抬头抗议,“认得就可以了!”
元徵可不正怕她日后认不出来么!便笑着握了雁卿的手,就着她手中笔在一旁题字注解。
他的字很是清隽有骨,雁卿歪着头看了一会儿,就嘿嘿的笑着不说什么了。
墨竹和翠竹远远的瞧见兄妹两个凑头在一起边说笑边写字,确实温馨又般配。一时便也不忍再管了。
一时外间有丫鬟进来,对元徵道,“王爷请您过去。”
庆乐王与元徵一道住在外面,离兰雪堂有些距离。元徵怕自己一时回不来,可他实在难得见雁卿一次,却不想就这么分开,便对雁卿道,“我去一会儿就回来——你若实在等得不耐烦,自回院子里玩也可。”
雁卿正在兴头上呢,果真乖巧的就道,“我等你回来。”又继续伏案涂鸦。
元徵心里便软软暖暖的。
出了门便令丫鬟婆子们近前来服侍——因翠竹和墨竹也在,旁的事自然无需叮咛嘱咐,只命备下许多吃、玩的东西陆续送进去,免得雁卿久等无聊。又令小厮回外院儿他的书房里取旁的书送来给雁卿读。
做好了这番布置,才随着庆乐王跟前的管事往王爷的住处去。
自然顺便就问道,“祖父找我过去,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他是王府日后正牌的主子,管事自然不瞒他,就望了望四周,方低声道,“是东宫有人来送信……”
元徵便皱了眉头——今上无亲兄弟,堂兄弟倒是不少。一族崛起自然不能仅凭□□皇帝一人之力,元氏整族都能人辈出。辈分高、资历深者,他们不说话,任何人都把握不住人心和朝局。
可就在族中有这许多耆老议政的情形下,雍王几近犯上作乱。这背后不能不说有这些人的纵容甚至于支持——当然话又说回来,雍王独揽大权却依旧不敢篡位,也有耆老们制衡之功。
雍王败后,今上和堂兄弟间的感情便很微妙。
庆乐王是与皇帝亲缘略远的旁支,然而早年也凭军功跻身藩王之列。雍王作乱时,庆乐王虽早已放了兵权,却也借着庆乐世子的活动,明里暗里保着当今皇帝。谁知皇帝功成在即,庆乐世子却死在那年的疫病中。
皇帝心存感激和愧疚,待元徵的亲近、疼爱处便远胜其余的堂侄。
元徵又比元彻大了一岁,在皇帝眼里,元徵之于太子元彻,便亦兄亦臣。
——这世上简直就没有比亦兄亦臣者更难自处的位子了!何况为弟为君的,还是元彻那种本性凶残如野兽的。
元徵是真不想奉承元彻。
可当此刻少不得也要多问一句,“说的是什么事?”
管事便道,“依稀听说是太子想要出门赏春,具体小人便不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