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槐舞 二十一(2 / 2)
两个失意人碰在一起,他与她能有那晚,原因他当时说的清清楚楚。他在这深宫之中装的辛苦却心安理得,但最怕别人的真心,尤其是不论好坏都不可回应的真心。若骗她,总是于心不安;若不骗,继续以往吵吵嚷嚷的样子,倒是于心且安。
说到底,还是他不喜欢贾南风罢了。
他不喜欢这十五岁时杨贾两家硬塞过来的太子妃,那时的贾南风应该也是如此讨厌他。他不喜欢她睚眦必报,不喜欢她狠毒嗜杀,更不喜欢她不知何时对自己起的真心。
想起贾南风,萧衷的眼神有些复杂。他有些烦躁,不在继续这个话题,将手里的折子递了出去。
“司隶校尉傅祗纠察荐举石侍中。”他坐正了些,“说这石侍中在南方得了一只鸩鸟雏,把它送给了后军将军王恺,上书让我惩治石崇呢。”
他们俩倒是少有的谈正事,萧遐想了想,“按制度鸩鸟确是不能到长江以北,不过这事可大可小,按石大人的作风,却可算是一件小事。”
“他的作风?”,萧衷像是来了兴致,“我听说你也去了金谷园,那边的诗会有意思吗?”
萧遐抿住唇,想起了那些美妾美酒,措着辞笑了笑,“石大人…许是没有夫人管着…”
“陛下,奚大人到了国子学。”石堪过来禀报。
?
“不是说了让他今日告假吗?”萧衷皱起眉头,身子却是站起欲走,他想起还有位坐着发懵的十三弟,“那个,金谷园的事下回再说,时辰也不早了,你先回去吃饭吧。”
“……”
酿液池宫里,奚绍换了身衣服,揣着一张图纸将所思所想告知,萧衷看着他眼下的乌青倒是怪不好意思。
“陛下?”他怎么又走神了?
萧衷收回眼神,“我知道了。”
奚绍点点头,“石崇本只是富甲一方,以贾家之势得以在晋国各州各郡侵占田地,广开钱庄,甚至贩卖私盐铁器。田地均可还于百姓,但这些生意毁了算是可惜。”
“但若杨贾有一方势盛,这些东西都进不了国库。”萧衷道,“所以,还需双管齐下。”
萧衷一点就通,奚绍很喜欢聪明的他。
“但…”萧衷的指节扣在书案上,“太后虽是杨家人,但对我却是…”
他说过,杨芷是他的母亲。
奚绍知道萧衷的心思,“必不会伤及太后娘娘。”
自迁入弘训宫,杨芷的身边虽换了一批人但还都很得心意,没什么不习惯。前段时间蒋俊闹着不上国子学,整日在后宫乱跑,请的女先生也不见,央着告着让大皇子萧鞠陪她才肯读书。
“俊小姐与大皇子从小就是一起玩的,最是合得来了,俊小姐不愿一个人读书想让大皇子陪着也是情理之中。”宫人扶在杨芷身侧散步,“再者说,陛下迟早要立太子,届时反正也是要另指太傅太保来教,不在国子学也是迟早的事。”
这话说到杨芷心坎里,她本就想让两个孩子一起,这样既不伤俊儿的心也不耽误了鞠儿,她轻松笑道,“这片水仙花倒是栽的不错。”
退居后宫安心颐养天年,杨芷倒是有些时间赏花赏草,宫人陪着她说话,“这是尚宫局新采买的一批上品水仙,知道太后娘娘喜欢素净雅致的,全在这弘训宫了。”
午后,奚绍说完事情回了奚宅,下了马车才觉得有些瞌睡,得补补觉了,谁知前厅里已经到了客人,补觉得晚点儿了。
是梁绿珠。
说起来到底是没有名分的小妾,就算石府没有续弦夫人,石崇再宠爱她,她来这奚宅也是不合礼数的。但奚绍还是愿听听她想说什么。
“绿珠前来,是想让奚公子给石大人一条生路。”她打扮素净,却比在石府更有底气。
“姑娘说笑。奚某不过五品小官,如何能放石大人生路。”奚绍推上一盏茶,平静道,“再者,你当日引我探金谷园,难道不就是为了将其送上绝路?”
梁绿珠粉黛未施,垂眸道,“我自有我的缘故。公子能在清谈会上替我解围,又能不入金谷园得其隐秘,自然是能做到这等小事的。若公子愿替我在日后肃清中保下石大人,我定会还公子这个人情。”
被说中想法,奚绍知道这姑娘不简单,有些好奇,“我如何信得过你?你又怎知你还的人情是奚某所需?”
梁绿珠素手推上一块翡翠,发着莹莹微光,正是那日清谈会上石崇的披风领扣,“公子智觉无双,又能大隐于庙堂,要做的事自不是我等可以揣测的。只是,公子做的事必定不简单,成事艰难,金谷园的兵,或是公子的助力。”
洞察形势,一针见血。奚绍知道这有“聘婷解语花”之称的人善查人心,故而比上回见面防备不少,却没想到这女子绕过了研究他本人,论起了形势。
的确,他是缺这东西,却不能有这东西。梁绿珠看错了一点,她或许觉得他的目的深不可测,甚至有损晋国社稷才需要兵力。但是说到底,他不过只是做了萧衷的幕僚,偏偏这一点,有人没有看透,有人自以为看透。
“烫手。”翡翠并没有被收下,“若姑娘真想说服我,不妨在坦诚一些。”
梁绿珠的面色变了变,却还是稳声道,“石大人与贾氏来往颇深,不过是为自保。他本人绝不会是你们的对手,至少我在的时候,他绝不会妨碍公子的路。”
奚绍的唇隐起一丝笑意,梁绿珠知道这人在笑什么,只道,“我对石崇并无情意,算不上是破绽。只是我信公子是君子,才愿多说这一句。”
奚绍心道:欲盖弥彰了。手却是轻松的推了翡翠回去,“宝石就免了,若姑娘过意不去,听闻姑娘来自白州,这白州生产供应药草,不知道你在白州有无熟识的药师?”
梁绿珠知道奚绍能有事托付自己就算是成了这笔交易,“白州双山脚下人人以采药为生,我幼时也是跟着长辈进山,识得一些。只不过论望闻问切,并不如宫里的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