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遍地黄金的琼省(2 / 2)
“二哥,电器价格上涨了不少,北河省的经销商这两天一直打电话,要求咱们多给他们放货。”京城电器商场不单单负责京城区域的电器零售业务,还有京城下属县区和北河省的电器销售业务。
田志国在京城时,董学武一直负责跟北河省的电器经销商沟通联络,接替田志国的位置后,跟经销商联络起来更是称心得手。
之前总共订购了一万台电视机和一万台电冰箱,乍一看确实不少,可若是跟销售区域对比,够不够用都难说。
北河省和江省所有地市,加上京城和沪市两个重点城市所辖的下属县区,如果现在就加大放货量,提前订购的这些便宜电器用不了多久就得消耗一空。
“他们是打算自己囤起来,还是销售量增加了,能够全部销售出去?”
董学武立刻回道:“零售量确实在增加,但还没有好到货发回去就能快速卖完的地步,我觉得他们是想趁机囤货。”
“这不就得了!”苏峥轻笑一声,“咱们花那么大代价好不容易才囤了这么一点货,能让他们从咱们身上薅羊毛?!你告诉那帮经销商,想加大要货量可以,按照现在的价格提前汇款。如果他们愿意,你就跟赵山河打电话,让他想办法多给咱们出货。”
“行,我知道了。”
……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琼省的决定及建立琼省经济特区的决议……”
四月十三日,又一重大消息公布,从隶属粤省的一个不起眼行政区一跃升级为最年轻的省份,并且直接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震惊世人的同时吸引无数眼球看向南方那座相对贫瘠的海岛!
地广人稀,基础薄弱,经济落后……
这是人们对琼州的一贯认知,正因为如此很少有人特别关注琼省的发展,琼省最近一次出现在大众视线内还是三年前,也就是1985年的汽车事件。
一个曾经的污点城市,悄无声息就成了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这让很多人为之瞠目,更多的是不理解,不看好。
偏居一隅,凭什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苏峥看到这条新闻时,拿报纸的手不由紧握,甚至有些颤抖。
“什么叫遍地黄金?琼州刚开发时走路都能踢到钱,只要肯弯腰,就能赚到内地老百姓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哪有那么多房子卖?你以为真是先盖房子再卖?好多房子刚开始设计,甚至图纸都没弄明白呢,房子已经全部卖出去,并且几经易手了!”
“吹嘘出来的?那我跟你说一组数据,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琼州成为经济特区之前,本地人口并不是很多。但成为特区之后,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涌入,这里面是有少数带着资金过去捞大钱的老板,但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响应号召过去支援琼州建设的。
别管这些外来人口是什么身份,总要有个住的地方吧?有钱的老板可以住宾馆,没钱的老百姓怎么办?
所以说嘛,那时候的琼州,最迫在眉睫的就是解决住房问题。有钱有关系的大老板买地皮,有钱没关系的老板只能从前者手里买涨价的地皮建房子。
有人是真心实意建房子卖钱,有人则是抱着投机心里,想要倒买倒卖。老实人累死累活赚不到多少钱,倒买倒卖就跟捡钱似的,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择哪个?我怎么知道的?嘿,我一发小儿的堂哥就在琼州捞过钱……”
“……”
前世,关于琼州捞金的说法,众说纷纭人人不一。
可一旦提到琼州房地产,即便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都能说出几朵花儿来,而且每一种说法都能让你热血澎湃,恨不得时间倒流回到哪个弯腰就能捡到钱的年代。
那时候苏峥一开始只是听众,久而久之,再跟其他人凑到一起喝酒时,也能借用听来的说法充当酒局博学者,享受目光的追逐。
可现在,自己是一名重生者!
酒局的臆想变成了现实,如果再抓不住机会,那就只能自扇耳光了!
连续深呼吸几次,却无法平复内心的波澜,目光死死盯着经济特区几个字,脑子里只剩下三个字不停重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