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阶段09(1 / 2)
一个月后,露布进京,靖北大捷!
帝拟旨召镇北王府郡主入京觐见,一为护送镇北王府男丁棺木回京大葬,二为封赏。
七月蛮夷犯边叩关,九月镇北王府男丁尽皆战死,十月靖北军大败蛮夷。
每一件事都曾快马报送帝京。前两件事朝廷一直在装死,露布进京后,倒是反应快了起来。
姬长青玩味地看着钦差:“七月蛮夷叩关,靖北军八百里加急报送军情,请求朝廷调拨粮草辎重,同时发文定边军求援。粮草辎重至今未至,定边军也未见一卒。有道是皇帝尚不差饿兵,如今皇帝尚未亲政,朝堂上各位大人就是这般办事的?大人一路走来,感觉可好?”
钦差大人面色如常,拱手道:“靖北苦寒,军民却十分融洽,镇北王府居功至伟。”
姬长青懒得理会他这话里的骨头,反而长叹一声:“不然能怎么样呢?自己的家园,别人可以放任不管,总是得自己拼命守护的。如此一来,自然就融洽了。”
钦差大人被噎得心口发闷,这郡主是靠嘴炮打赢这场仗的吧?言辞如刀,刀刀诛心。
可是,就连他听了,都觉得,那些大人确实是有些过了,靖北一地的百姓,那也是大周朝的百姓啊。
何至于此呢?
心里暗叹可惜,若是太师听他建议,镇北王府男丁尽皆阵亡之时,就派兵支援靖北,既可守城不至让靖北城落入蛮夷之手,亦可顺理成章接手靖北军。
如今却是生生错过了。谁能想得到,镇北王府这位郡主,不仅能临危上阵力挽狂澜,还能在短短两三个月,将靖北收拢手中呢?
想想他这一路来听到靖北军民的闲话,蛮夷叩关,朝廷居然毫无作为。皇帝还小,肯定是那几位被托孤的辅政大臣藏奸,想要将小皇帝的亲族一个个除去,这样就再没有有本事的本家能替小皇帝说话撑腰了。
谁不知道镇北王府向来忠心耿耿呢?
咦,你说我们胡说,朝廷大事岂是如此儿戏?
得了吧,朝廷大事咱们老百姓不懂,可是咱们见多了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侵占家财的事啦。皇家怎么啦?那不也是更大的一注家财么?咱们懂的。
你跟讲家国大事,他跟你讲世风如此,简直是胡搅蛮缠!
几位大人的打算,恐怕是不成的了。
姬长青怼完了人家,就一副十分关切的姿态,叹息着摇头:“靖北十月就入冬了,朝堂上的大人们也太不体贴了,怎地天寒地冻又近年节让大人您出京来受这茬罪呢?”
能当钦差的人,自然美姿仪,毕竟代表天子脸面。他只当这位小郡主方才所说的话如过耳轻风,吹过即散,殷切地劝道:“陛下与太后闻得王爷率诸子战死,心痛难忍,再闻郡主大败蛮夷,叹郡主不堕父祖威名,盼郡主早日归京,也好让王爷他们入土为安。”
总而言之一句话,郡主大人请您尽快动身扶棺回京吧。
“此时启程?大人您莫不是说笑吧?您看,靖北现已开始冰冻,战后重整事务繁琐,且不说本郡主能否脱得开身,就说我镇北王府如今满府妇孺,更有孕妇,若是此时启程,不待入京,怕是陛下和太后就要为我们镇北王府再办几场丧事了。”姬长青淡淡地道,冷意凝在眼底:“陛下与太后据闻未曾出过京城,不知地方风物情有可原,朝堂上的大人们也不知靖北苦寒?”
美姿仪的钦差大人不以为然地想,看来郡主还是嫩了些,词锋再利又如何?不过是听几句不好听的,只要目的达到就成。
正想为屡屡被挂墙头的大人们辩后两句,姬长青却忽地翻脸了。
她按桌而起,怒道:“若是朝堂上的大人们不知靖北苦寒,如此愚钝,何能担当大任协理政事?若是知道,却不告知皇上,如此行径,枉为人师,何况帝师?”
钦差大人正欲开口,终于顺利演到翻脸的郡主大人却懒得再听:“至于何时启程,我自会上折子告罪,陛下与太后同为姬家族人,想来不会介怀。大人身强力壮,想来也急着回京过年,我就不留您了。”
走你!
美姿仪的钦差大人直到被押送出城,才发现这姬长青是来真的,不仅不接旨归京,居然还驱逐钦差。他气得浑身哆嗦,简直脸面尽丧斯文扫地,定了定神,在心里一边痛骂姬长青,一边想着光是这一点就够得上大不敬。
等着,等本官归京,一定要在御前参你一本!
可惜靖北入冬之后,不时就有风雪,路上难行,他们一行人走得无比艰辛。想想若是镇北王府果真接旨后立即启程,扶棺归京,且不说一群妇孺,就算是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也吃不消。
等到钦差大人赶回京城时,年都过完了,远远地在城门外,就被人拦住,劈头盖脸训斥一通,嫌他将好好的一桩差事办砸了。
已经在路上被折磨成一颗咸菜干的钦差大人再也顾不上美姿仪了,破口大骂姬长青告刁状。
这种浑不吝的作风,哪里像是一个皇家郡主?说她是市井泼妇滚刀肉都算是抬举。
骂着骂着,他忽然想起,折子都需经过内阁,哪里会有直接呈送大朝会的?被派来拦住他训斥的人,颇有点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