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七)(2 / 2)
贺嘉逸愣怔地说不出话来。
“你应该也听过之前《明月几时有》以及《辛弃疾》、《逃学书童》这三首歌吧?”杨启训继续道,“在这三首歌里面,苏钺做了两种不同的尝试,一种更加偏重古典,另一种则更加有音乐先锋的意味,这两种尝试造就的作品优秀也确实是优秀,却远远没有这两首歌惊艳,原因就是他在经过两种相对极端的尝试之后,找到了更加平衡、更加优美的方式,来融合古典与现代。”
“然后,就可以说一说之前关于故事和音乐的先后关系的事情了。”杨启训道,“我们一直以来,总是觉得西方音乐是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所以谱曲、编曲便都在这个范畴里面折腾,而从来没有把目光投向我们的历史。提起历史上中国的传统音乐,印象总是咿咿呀呀拉着长腔,一个词、一个音符都要等上老半天。或许有人用古代的故事写过歌、作过曲,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是一个故事,没有响应的韵味,就会让人觉得差了些东西,觉得驴唇不对马嘴,也就失败了、没什么好说的了,总之就是该抛弃的东西。但是五千年的历史终归是有好东西的,是有可供发掘的财富的。《蜀绣》和《青花瓷》就是这样,才子佳人的故事、远行与等待的故事,拿出来加工一下,用这样的故事该有的韵味调和一番,就是你看到的这两首歌。所以不管是故事在前还是音乐在前都是不贴切的,这样的作品,更加注重的是韵味和意境!有了这种古色古香的韵味、烟雨江南的意境,才有了这样的音乐。至于五阶音符还是七阶音符、到底借用了历史上面的哪个故事,重要吗?”
贺嘉逸想了半天,才终于摇了摇头。
“不过呢,原本我倒是想着,如果能把这两首歌吃透,大概也能照猫画虎,写出差不多韵味和意境,让你在这次的活动中能和天极的刘炆争一番风头。但是现在看的话……”杨启训略微落寞地摇了摇头,“……不得不承认,哪怕玩儿了半辈子的音乐,对于这种全新的音乐形式,还是力有不逮。能分析个一二三四五,但想要写出来,差点儿意思。所以……小贺,这次你仅仅是有可能崭露头角,但想要一鸣惊人,有些困难了。”
贺嘉逸张了张嘴,他想问杨启训,难不成如今活动展播刚开始,刘炆就能凭借这两首歌拔得头筹吗?不过想了想,还是乖乖把嘴闭上了,因为他自己都能想到答案,那就是,确实能!
“好了,不说这个了,想要尝试这样的风格,以后有的是机会和时间。”杨启训拍了拍膝盖站起来,“展播活动还有很长时间才会截止,我们也要更加努力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