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期刊(2 / 2)
在中科院大学,每年毕业季到来的时候,同时也是论文最泛滥的时候,经过一重重大浪淘沙般的筛选,校方会从众多毕业论文当中选出几篇优秀论文,将它们推荐给《学报》进行全文刊登。
相应地,这些质量过关,入围《学报》刊登名录的论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届毕业学生的竞争力,于学生而言,既是实力的证明,又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
周晨的研究生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将登上《学报》,杨河信事先就有预测,所以心底倒没有多少触动。
不过如果能够作为学术论文登上《天文学报》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期刊,自己学生的论文能够登上《天文学报》,对于杨河信来说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这时候杨河信对周晨这个学生越发觉得满意了。
《天文学报》是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紫金山天文台承办的一份天文学术性期刊,一个季度发行一期,在国内天文界有着响当当的名头。
为保证期刊的质量,《天文学报》编委会由30位目前天文学各领域的资深教授、研究员等组成,主编则由从事天文学前沿领域研究的专家担任,同时聘请了6位熟悉天文学科内容及出版业务的专家,以协助并指导本刊的发展。
在国内天文界,《天文学报》的学术权威性自然毋庸置疑,若说在国际上《天空和望远镜》具有独一无二的权威性,那么在国内毫无疑问是《天文学报》了。
虽然近几年,《天文学报》和国内另两份学术期刊《天文学进展》、《天体物理学报》一样,都面临着一些内生性的问题。再伴随《天空和望远镜》中文版《星空》在国内的登陆,国内天文期刊渐渐有种山河日下的感觉。
不过就算《天文学报》遇到了些问题,但其高高的门槛还是在那里摆着,能被《天文学报》刊登,本身是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杨教授,那梁致远教授那边的意见是什么?”
周晨非常好奇梁致远教授不同于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梁院长的意思是让你先不要对外发表那篇关于黑洞的论文,他建议你先修正一下,最好将答辩时你所提的关于极端克尔黑洞旋转速度与宇宙监督假设的解释更加细致化,形成一个可供参考的数学模型,一并附加到论文当中去,那应该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杨河信微笑说道。
“另外梁院长让我转告你,如果过程中有什么不解的地方,可以直接去找他。”
梁致远教授是天体物理学方面的权威,虽然担任物理科学学院的副院长多年,但其依旧在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指点,相信周晨的那篇论文用不了多久就会大放光彩。
一篇好的论文对一个科学家,尤其是对一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年轻科学家来说太重要了。
五年前,物理科学学院走出了一个安峰胜,今年,杨河信十分期望周晨能成为另一个安峰胜!
“对了小晨,你的英语还可以吧。”
杨河信忽然开口问道。
“我的英语已经过了六级,专业英语方面也没有问题。”周晨点了点头。
杨河信松了一口气,笑道:“那就太好了,等你把论文修改好,再把它翻译成英文,到时候给我和梁院长看一看,由我们两个老头给你把关,争取能够通过《Nature(自然)》编辑部的审核。”
“等等,杨教授,你刚才说的《Nature》,是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底下大名鼎鼎的《Nature》?”
“那当然!”杨河信确定道。
周晨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了,感动于杨河信教授和梁致远教授信任的同时,心里也对将论文投给《Nature》有些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