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破局(1 / 2)
阿尔泰山北部地区,大雪山悬崖。
林朔应对三个局面,射出去三支箭。
在地理位置上,李一针是最近的。
所以这位崤山李家的家主,最早面临“三岔口”的其中一条“岔道”。
其实林朔在空中的整套动作,李一针都看在眼内。
林朔把弓拉满的刹那间,李一针心里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人的判断力,基于三点。
性格、过往经历、知识储备。
这三点是有先后次序,并且逐步解锁的。
遇到突发情况,首先起作用的是性格。
是谨慎还是冲动,胆怯还是勇敢,自信还是自卑。
这会决定人对问题的最初判断,同时将这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行一个方向上的定调。
然后是过往经历,大脑中记忆区被调动起来。
以前遇到的类似情况最终结果如何,这方面的经验,开始对这次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且拟定行动方案。
以前怎么样,那么这次,自己应该怎么做。
再之后,理性思维开始冒上来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这时候就体现出来。
拥有良好思维习惯的人,这时候会去分析问题,尝试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步骤地解决问题。
理性思维越强的人,就越有可能用这第三个步骤,去修正甚至推翻前两个步骤的结果,得出经过深思熟虑的判断。
可对有些人而言,未必有这第三步,这就是所谓的“做事不过脑子”。还有些人,第二步都到不了,这就是“不长记性”。
李一针是个聪明人,而且反应很快,目前林朔跳下山崖这个问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能走到第三步。
至少,他能走到第三部的初级阶段快速地逻辑推导。
只可惜,和范平安不同的是,李一针,实际上是没有跟林家传人交手经验的。
他对林家的人判断,一是受限于眼光格局,二则是被误导了。
他对目前这个问题最基础的逻辑依据,被林乐山早在二十年前就偷换掉了。
李一针是林家人的克星,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被林乐山说得像模像样,整个江湖都相信了。
他李一针,自然也是相信的。
于是他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比林朔强。
而自己跳下这种山崖,是肯定活不了的,所以自己不会这么做,那么林朔,肯定也不会这么做。
现在林朔跳下来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是被人逼下来的。
被谁逼下来的,聂萱。
聂萱能不能把林朔逼下来,能。
因为自己近距离观察过聂萱,确认这个女刺客的实力,跟自己是相近的。
那她就有机会,把林朔逼到这个程度。
这套逻辑走通了,判断于是就成立了。
所以在他眼里,林朔这次在山崖上纵身而下,是被逼无奈的。
而他在半空中弯弓搭箭,甚至搭了三支箭,不过是一种荒腔走板的垂死挣扎。
所以当林朔的“三岔口”射出来的时候,李一针飞针在手,气定神闲。
在他心目中,这三枚飞针,就足够作为最后的保险了。
他料定了,林朔射不准。
于是,这位崤山李家历史上最强大的家主,死在了阿尔泰山北部地区。
他生平两大绝技,“错经络”和“抬手没”,一样都没使出来。
林朔“三岔口”的一条“岔道”,一路通到他的眉心,斜着穿透了他的头骨,从颈椎第三节穿出,抵达地面。
李一针整个身子后仰,跟大地呈六十度角,被这枚箭矢贯脑而过,钉在了地上。
他立而不倒,终年五十二岁。
……
与李一针不同,范平安对林朔,是足够重视的。
在林朔身子跌出山崖的那一瞬间,老拳师第一时间得出了判断,飞快逃离了现场。
自从离开燕山的这一个来月,他每天都在脑中回忆有关林家的情报。
林家在“三绝武”中,最让范平安忌惮的,就是弓术。
所以这桩自己拳师生涯的收山之作,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
一旦翻了脸,绝不暴露在林朔的弓箭射程之内。
只要动手,必然是贴身。
十五年前跟林乐山一战,范平安虽然败北,但他觉得两人差得并不多。
林朔能耐确实不错,但也不过是第二个林乐山而已。
而自己这十五年来,进步巨大,通臂拳已经由外化内。
只要贴身,自己至少能在短时间内跟林朔争个平手。
一旦自己拖住林朔,那么自己的同伴,就能借机下手了。
不过变数就在于,自己有同伴不假,林朔也有同伴。
所以跟林朔在捕猎驳兽之前,先消灭刺客的思路相近,范平安首先想做的,也是消除变数,先把林朔的同伴剪除。
至于李一针,别看范平安一路上对他客客气气的,其实老范从头到尾就没安好心。
论能耐,李一针一手医术确实厉害,但在战力上,其实远不如范平安。
论年纪,两人更是两代人,而老范却不惜平辈论交,甚至在言语上诸多吹捧。
范平安这么做的目的,是“养骄”,养一养李一针的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