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奥林匹亚科学院(2 / 2)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的思考无处不在。
不久之后,奥林匹亚科学院变成了家庭沙龙,经常会有一些代表科学技术未来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高谈阔论。
其实,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学科也是没有边界的,这种民间的互动式的交流,常常会触发突如其来的灵感。他们在这里提出问题,探讨、争吵、辩论……许多奇思妙想,或被推翻,或被认可,或被发展……爱因斯坦的思路被打开了。
在对相对论研究论证的过程中,爱因斯坦完成了一些由相对论衍生出来的论文。
有一天,格罗斯曼来了,两个老朋友在客厅里无所不谈。
格罗斯曼慢慢地翻着爱因斯坦的手稿。他突然盯住一沓手稿看了好久,惊诧地说:“老朋友,你已经进入了量子理论的范畴,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说,这可是当前的尖端学科呢!”
“哪里呀,这是论证相对论所必需的,”爱因斯坦淡淡地说,“这能解决光能、电能互相转换的问题。”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从来不居高自傲。
“爱因斯坦,你赶快整理一篇论文交给我。”格罗斯曼说,“学校正为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水平太低而头疼呢,你却把这些手稿随意放在茶几上。快一点,下个月学校就要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了。”
“这有意义吗?不过我遵命。”爱因斯坦笑笑说,“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1905年4月,在坚冰消融的日子里,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的第一学术厅里,几排座位上坐的都是一些学界的巨头。校长赫尔泽克先生也来了,他为自己当年慧眼识人才,指点爱因斯坦完成了学业而无比欣慰。
爱因斯坦提交给母校的博士论文是《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这个题目就像他本人一样朴实。在纯学术领域,从理论到理论的论证,往往要通过漫长的时间考验才能体现它的指导意义。而爱因斯坦的论文,不仅有关于学科发展的论述、有假说,还有能量转换的论证。这就是说,一旦投入运用,很快就会让社会产生巨大的财富。
评委们都很兴奋,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博士论文,而论文的作者,就是本校的学子。所以,当爱因斯坦走上答辩论坛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切如愿以偿,爱因斯坦拿到了博士学位,是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的。
我的一句话感受
爱因斯坦并不居高自傲,他与朋友的交流给他带来了灵感,也正是朋友发现了他的价值,虽然这是他自己没有觉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