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质疑(2 / 2)
姚玲的这一举动弄得十三是又好气又好笑的,我却是心安理得的住了进去。因为今天如果换作是我,我也会做同样的事情的。我和姚玲本来就都是一类人,不然也不会那么要好了。很多时候对我们而言,朋友和丈夫是一样重的,甚至,有些许时候朋友也许会更重要些。比如,这一刻,久别重逢时。
我们白天就已经很叽叽喳喳了,君好总是围绕在我们身边。到了晚上还得一起挤被窝,我们的君好同学也会来参与,只是她睡的早,我们无所谓。我和姚玲就一起研究这个,蘑菇那个,一会做做面膜,一会发神经的一起唱几首现代歌曲,别提有多疯了。没办法,我们离别的时间太长了,总有太多的话要说,总觉得怎么聚都是不够的。
只是我在姚玲府上住的时间并不长,我心里也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注定长不了。这不,才七天,高无庸就急着叫人把我请回去了。我匆匆的朝来人了解了下前因后果,大概是高无庸有所交待,那人一五一实的把事情与我说了。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对德妃的那种厌恶感觉,真的已经不是厌恶啊恨啊这一些词汇可以形容的了——
原来,就在我离开皇宫的第三天,仍想说服德妃接受皇太后位份的胤禛宣来了十四,在永和宫搞了一场小家宴。搞这场家宴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效果却注定不会好的。如果我在宫里,我也许会忍不住的劝他别搞这些有的没的,因为真的只会叫自己难堪罢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本来就矛盾重重的母子三人在这个时期聚在一起吃饭,能吃出什么好味道?
但我也仍没有想到,德妃居然能狠心对胤禛说出那样的话来:她当着十四的面,质问胤禛,质问他是不是用非法的手段谋取了皇位,质问他是不是夺了他弟弟的皇位!?
前因后果不得而知,但她确实说了这样的话,到底是谁怂恿了她还是她又听到了什么样的风声。这样的话,别说是德妃的亲儿子,心高气傲的胤禛了,就算是我,都忍不住的要倒吸一口冷气。不管事实到底如何,不管全天下的人如何质疑自己的儿子皇位的来历,她难道就不明白,即便这个儿子和你不够亲厚也仍是需要你的支持与信任么?作为母亲的,凭什么也这样的去质疑他?凭什么?她怎么忍心?怎么忍心?
然而德妃当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她保护小儿子的心太强了,她似乎只想帮小儿子讨回公道。可她却忘记了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她丈夫康熙的时代,是她大儿子的时代,雍正王朝!她这么做非但无法保护住她的小儿子,还只会加速他们兄弟间的矛盾!而加速了矛盾的后果就是,她的小儿子没有得到所谓的公道,她还一直到死的那一天,都没机会见到她的小儿子了——
这件事发生后的第二天,胤禛就毫不犹豫的把十四赶出了京城,叫他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德妃对此极为不满,三番五次的要求胤禛把十四宣回来,胤禛都冷着脸的拒绝了。就这样,德妃原就不是很好的身子,终于重重的倒下了……
德妃人是倒下了,但对自己大儿子的折磨却没有停止。她不准他靠近她,几乎不肯吃药不肯吃东西,天天嘴里念的说的都是十四,说胤禛若不让十四回来,她就死给他看……就像孩子一样。
而高无庸会急着要我回宫,不是胤禛又发什么脾气了或者是不肯吃东西的怄气了,相反的,他一切如常。只是,他竟是仿佛不要命了一般,只知道办公办公再办公,批阅奏折批阅奏折。东西吃的很少,睡的时间也很短……皇后那拉氏劝戒过,年贵妃年茉莲也柔声宽慰过,但都没有任何效果……高无庸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不得不瞒着胤禛派人来请我回去。是的,胤禛不准任何人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听到这里,我心里难受极了,泪水一个没忍住,已经顺着脸落了下来。但因为有外人在,我忙稳住思绪,“你让他们在外头侯着,我收拾下马上随你们回宫。”来请我回宫的那人闻言赶紧行了个礼的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