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不划算的买卖(1 / 2)
9.31 不划算的买卖
话题怎么会扯到第25集团军的头上来了?虽然黄浩然一时间还有些想不太明白,不过随后听到德拉特文的翻译说出“交易”这两个字,黄浩然立即变得精神抖索起来!
没办法,谁让黄浩然对苏联人的交锋记录始终保持全胜呢!只要苏联人有求于自己,黄浩然就一定能从苏联人的身上榨出点油水来!
这段可是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说的原话。对于黄浩然这种“雁过拔毛”的作风,鲍格莫洛夫的体会实在是太深刻了!
“总顾问先生,您有话不妨直说,这样我也好早做决定!”
在陆委民用俄文对德拉特文转述黄浩然的话时,黄浩然一直在偷偷的观察着这位举止有些怪异的少校翻译官。
说来也怪,陆委民在将中文翻译成俄文的时候不管说的多长多复杂也不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可一旦要将俄文翻译成中文,陆委民就会说的断断续续。看着陆委民说话时灵时不灵的样子,黄浩然不禁有些想要发笑。
“黄主任,我代表我国政府正式通知您,第一期贷款协定已经全部履行完毕。截至6月27日,用这笔贷款购买的军事物资已经全部交付给贵国政府的接受人员,这些是三笔军事物资采购合同的清单。”
德拉特文说的这些对黄浩然来说一点也不新鲜,身为“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的主任,黄浩然可以说是武汉政府里面对苏联军事援助的项目进展最为清楚的人,他知道德拉特文现在说的话依然只不过是此次会面的开场白。
陆委民从德拉特文的翻译手中接过了文件然后递到了黄浩然的面前,黄浩然原本只是准备打开随便看看,但是很快他就被苏联人提供的这份详细清单吸引住了!
由于武汉政府外交部和黄浩然手下的“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忠实的履行了黄浩然在庐山上提出的“多要快拿”四字方针,所以武汉政府方面在接受和催缴苏方物资的时候采取了先一股脑运过边界线之后在慢慢归类清点的战略。由于国内懂得俄语的人才有限,又有不少官员企图浑水摸鱼中饱私囊;再加上苏联方面赶得太急,在交货的时候仅仅提供了非常模糊的俄文清单,从而直接导致黄浩然这个“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至今也没法搞清楚中国到底已经接受了多少来自苏联方面的援助物资。
好在大部分的苏方援助物资并不是由“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负责接收的,外交部的这一本烂账主要都是在黄浩然到武汉走马上任之前造成的,所以黄浩然还不至于被扣上玩忽职守的罪名。
不过对于这样混乱的物资接收情况,黄浩然始终是耿耿于怀!最近这些天来,重庆和武汉的黑市里面已经陆续出现了一批本应该呆在军委会仓库里面的苏联物资,看来那些政府里面的“二道贩子”又发了一笔横财!
现在有了苏方提供的清单,“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虽然军委会不会同意使用苏联人提供的清单作为接收物资的凭证,但是起码也可以吓吓那些倒卖物资的贪官污吏,让这些人有所忌惮!
中苏之间的第一期贷款协定的金额是5000万美元,年利率为3%。按照协定,这笔贷款将由武汉政府分5年偿还。但实际上这5000万美元从来都没有进过武汉政府的账面,而是被用来支付和苏联签订的三笔军事物资采购合同的款项。
至于采购了哪些军用物资,德拉特文提供的文件里面写的清清楚楚!
“中方从第一笔军事物资采购合同中取得的苏联军火清单如下:
CB飞机62架、И-16战斗机 149架、И-15战斗机 162架、YTИ-4 飞机8架、TB-3飞机 16架,以及包含备用发动机、飞机及发动机附件、特种器材在内的飞机零部件和特种汽车、一批飞行员装备一批。
T-26 战车138辆(连同无线电设备),预备发动机、零件及修理车一批。
76mm高射炮50门,高射炮牵引车及衔接器材与各种高射炮兵专用仪器一批。
45mm反战车炮250门。”
黄浩然看完之后立即让陆委民找来了“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从边界线的接收大员手中收到的《接收物资清单》,然后开始一一对照比较!或许是因为苏联人提供的第一批物资都是找不到买主的重型装备和专业设备,武汉政府呆在边界上的那些接收大员们居然没有下手揩油,清单上的物资交收十足!简直就是奇迹!
黄浩然还没有来的及说几句自我安慰的话,紧接在后面的第二份军事物资采购合同接收的清单,就显示出了那些接收大员的贪婪!
先看看德拉特文总顾问提供的文件吧!
“中方从第二笔军事物资采购合同中取得的苏联军火清单如下:
马克西姆-托加莱机枪 800挺;
马克西姆机枪 1000挺;
德克恰廖夫式机枪2100挺;
机关枪配套枪弹 2000万发;
122mm榴弹炮120门;
152mm榴弹炮36门;
37mm反战车炮180门;
76mm野炮炮弹 16万发;
122mm榴弹炮炮弹 18万发;
152mm榴弹炮炮弹6万发;
37mm反战车炮炮弹 42万发;
莫辛纳甘步枪15万支;
步枪子弹 5000万发。”
而在“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收到的《接收物资清单》上面,800挺马克西姆-托加莱机枪以及配套的弹药居然全部不翼而飞!2100挺德克恰廖夫式机枪则变成了 2000挺!还有苏方提供的7.62毫米莫辛纳甘步枪子弹也少了整整五百万发!!
“这群王八蛋!好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