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说服(中)(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宰执天下 !
东京城外,现有二十一座大小棱堡,错落布置在各处要点。近两百里长的一道矮墙,连接这些棱堡,也成了东京的第三道城墙,是为外廓城。这是现如今,大宋京师最核心的一道防线。
兴平堡就是其中的一座,而且刚刚经过了改造。虽然驻扎在其中的兵力以及安装设置的火炮数量都不算多,但其地理位置天生就决定了它的地位,以及它的重要性。
赵仲增对军事不了解,也不知道开封城防的规划布局,究竟是怎么样的安排。但他知道兴平堡,出了南薰门不远,卡着东西向的铁路垭口,就有一座五角形的棱堡。
棱堡城墙不高,样式怪异,可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看着就让人安心--如果里面都是自己人的话。
之前用协助抗洪的名义把李信调出城去,前面就安排有一队人马在等着他。熊本亲自安排的,比李信带的人要多上几倍,就是要不出一点差错的干掉李信。
韩冈放在京城,用来镇压局势的大将不去解决掉,谁也没法睡好觉。这个是比干掉黄裳还要要紧的事务。
燕达往南面看过去,看不见的远方,就是李信现在的位置,“李信不简单,换做是我,也很难发现不对,及时跑出来。”
“好啊,好啊,没逮到人就算了,让他跑了也罢了,竟然让他进了兴平堡。”赵仲增又怕又气,燕达还在这里啧啧称叹,“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他吗?等他点起人马,把我们的脑袋都拿去找韩贼请功?”
燕达冷下脸来,“我等起事,立誓铲除二贼,为皇宋拨乱反正,一开始就已经把性命置之度外,莫说对方隔着几重城墙,远在数里之外,就是炮口在眼前,也不该惊慌失措。”
“我是怕死吗?我是怕他们坏了大事!”
“坏不了事。”熊本带着点怜悯的看着赵仲增,像在看一只发蠢的猴子,“章惇率队出征后,整个京城守军总共也只剩下两万一千余人。这几天又调走一批,兴平堡现在并多少兵马,留守的也就五百一千。”
远的地方不好说,京畿附近的驻军,被章惇带走了大半之后,只剩下十之二三。熊本又借水患的名义,从这些的人中又调走了一批。仅存的驻军,分散在二十多处棱堡,以及数倍的军营中,兵力分散,又没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指挥体系,根本不是燕达掌握的天武军的对手。
“所以说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李信是跑回来了。要是他跑去京东,或者逃往洛阳,我们都有大麻烦。”
赵仲增点点头,听过熊本的解释,他算是明白了。
京东有刚刚聚集起来的防洪兵马。虽然几乎都是厢军和下位禁军,但由李信这位名将统帅,说不定就会由羊变成狼。
洛阳那边有游师雄,与李信联手起来,洛阳有点异动就很可能被镇压下去。这样就会少了很大一批有影响力的支持者。
不过幸运的是,不知是靠运气还是靠本事才得以逃脱的李信,做出了最坏的选择。
“可能他还想着能够挽回局面吧。”燕达偏过头看了看赵仲增,似乎觉得他很碍眼,“大王先去歇着吧,明天要忙上一天。”
赵仲增先是一愣,随即看向熊本,而熊本就像没听到燕达的话一样。
赵仲增脸色大变,掉头就走。
燕达在后嘿嘿冷笑,“宗室!”
熊本依然是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逢辰,还没问过你。对李信,你有多少把握。”
“如果兵力相当的话,那就要颇费周折了。”燕达坦然的说。赵仲增走了,有些话就不用隐藏了。
“刚才派出去的那几个应该应付不来吧。京城中的兵马尽可带去。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说出来”熊本想了想。
既然燕达觉得兵力相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那就多给他一些兵马。而且兵马之外,开封还有庞大的工厂群,只是用炸药去堆,都能把小小的兴平堡给堆平掉。
燕达犹豫了一下,“那样的话,京城内部就压不住了。”
熊本沉默下去。现在京城之中,心向韩冈的人还很多。而且关西的势力在京城极为深厚。今日给熊本燕达顺利得手,完全是他们行动迅速,一开始就解决了关西党的首脑,直接把他们给打蒙了。可如果等他们反应过来,没有足够的力量压制,他们能轻易在京城掀起了一波惊涛骇浪。
不过熊本终究还是有决断力,军政两方面做到高位,最常做的事就是取舍。同样优秀的两个人才该提拔谁?两座相邻的城市铁路干线该经过哪一座?两家官营工厂哪家能得到更多的订单?两项新技术,哪一个得到更多的投资??虽然是权势已经走到顶的成年人,也不可能什么时候都能说我全都要。
“先杀李信。”熊本并起五指,手作掌刀,往下一劈,仿佛砍下的是李信的头颅,“逢辰你亲自去。城中的事我来想办法,乱就乱一点.但李信才是关键。”
一辆四面漏风的车子被推进了大庆殿前的广场上。在前面指挥的内侍明显很紧张,尖细的嗓音都传进了熊本和燕达的耳朵中。
那是天子登基,或者大朝会又或者冬至祭天明堂大典等大礼仪前作为摆设,放在大庆殿广场上的玉辂。
是皇帝的车驾,唐高宗时所造,一直沿用到今天。有数百年的历史。就跟所有老古董一样,年月久了,自然变得不那么结实。近些年,每次从库房里把玉輅请出来,主持者免不了提心吊胆,生怕哪里磕了碰了断了碎了,连累自己掉脑袋。
燕达只瞥了一眼,就不再关心。玉輅玉玺之类的东西,只不过是拿在皇帝的手中,才有了特殊的地位。现在他们要,解决的就是皇帝的位置。有了皇帝,配属的玩意儿,要做多少,就有多少。
他下意识的望着南方,“把自己做为诱饵,恐怕这就是李信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