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谢恩(2 / 2)
叶春秋想,若是不给陛下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怕他不知会怎样想了,于是叶春秋顿了顿,接着道:“陛下要做大事业,何必与诸公为难?所谓安内方能攘外,若是陛下处处与诸公为难,如何安内?陛下要分清主次啊。”
这话,一下子切入到了朱厚照的心底深处。
内阁诸公是你的敌人吗?不是。既然不是你的敌人,你逗比个什么?有这心思,拿这种小心思去恶心巴图蒙克那种人岂不是好?
朱厚照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很虚心地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好,朕听你的,来来来,叶爱卿,你不是说建工坊的事吗?朕已赐了地给镇国府,现在你打算用哪里的地?”
说罢,他没耐心地对身边的一个小宦官道:“来人,去取舆图来。”
那宦官不敢怠慢,忙是将京师的舆图送了来。
朱厚照对地图是最感兴趣的,此时手里拿着京师的舆图,铺在御案上,浑身显得格外的有精神气,指着舆图,对叶春秋道:“你看,这京郊多的是皇庄,你挑一个地,若是嫌不够,朕再多让几十顷也没什么问题,反正……这是朕自家的地,用得着就好。”
叶春秋精神一震,倒是来了精神,眼睛便落在了舆图上。
要搞工坊,首先就离不开水,其次要离京师近,除此之外呢,还要和运河相连,总而言之,未来叶春秋所要构造的‘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要尤为优越。
皇庒的分布,叶春秋只略略扫一眼,便已排除了个七七八八,倒是有几块地,却让叶春秋起了兴致,这些地大多都有优势,要嘛是与运河相连,要嘛是边上有湖,满足工业用水的需求,要嘛就是距离京师一步之遥。
只是……想要满足三个条件的地方,却是少之又少,叶春秋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水晶作坊附近的一大片土地上。
叶春秋指着那块地道:“陛下,这里倒是有一块阔地,足足有一百五十顷,似乎也没种粮,却不知是谁家的。”
这个地段在正阳门之外,属于外城的范畴,与通惠河相连,这座外城门其实一开始并没什么名头,只是到了明英宗正统元年至正统四年间,为增加京师的防务,于是大规模修建京师城垣和城门,修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疏浚城壕、建造石桥、牌楼,形成了“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并将原来所谓的丽正门改为正阳门。
这座城门,与北通州相对,按理来说,是最便捷的商路通道,只不过却因为正阳门地位特殊,所以只准通行官家车马,这也就意味着,北通州的商贾,大多得绕道往其他各门出入;再加上这里是京师驻防的禁地,所以外城并没有太多人家,显然……若是在这里建立‘经济开发区’是最好的地段,一来与京师只是一步之遥,过了门洞,就可直接进入内城,另一方面,与北通州遥遥相望,北通州和江南的南通州分别是运河的首尾之地,属于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也是朝廷漕粮的最重要水道,经由这里,沿着运河,就可以将无数的商品集散到天下近半的行省。
最重要的是,这里很幽静,并没有太多的民居,与驻防的京营也不过是一墙之隔,这就意味着,工坊可以有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当然……它距离镇国新军大营还有紫禁城,乃至于叶春秋在内城的住宅,也都是不过六七里的距离,这才是叶春秋最在乎的地方。
朱厚照看着这块地,沉吟了一下,才道:“噢,这里本也是皇庒,却因为在正阳门,所以并没有开辟土地,朕登基之后,就将这块地赏给寿宁侯了,叶爱卿,你晓得的,当初觉得反正这地挣不来钱粮,索性就给了国舅,免得他隔三差五的跑去母后那儿说朕凉薄,怎么,你看上了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