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先从吏始(2 / 2)
“各地情形不同,的确应对症施药。”司空、录尚书事赵温轻声开口,仿佛是保持中立:“然案检民户无果,与案检民户不实,依臣浅见,这是两回事。”“是啊。”董承立即应声说道:“前者是无能,后者是欺君,皆该依律治罪!”
听着赵温与董承两人再旁一唱一和,黄琬终于感受到了孤立无援的无助,自杨琦退出朝堂以后,承明殿就再无人与他站在一起。尚书令吴硕最是见机得快,听说是攀上了荀氏,而荀攸在这时候却始终不发一言,致使吴硕更不会张口多说一句话。
这个荀公达!
黄琬在心里暗想到,案检民户之后紧接着就会是度田,颍川那些人必然是首当其冲,连杨氏都要服软了,彼等怎么就不急呢!
可他却是心急失算了,正是因为最强势的高门大族、弘农杨氏在皇帝手上受挫,不得不退避锋芒,所以像是颍川荀氏这样新兴的士族豪强就愈不愿轻易出头。更何况,朝廷上因此产生的混乱才是晋升的阶梯,可想而知,一旦杨氏等望族退出朝堂,迅速补上的又会是谁呢?跟这个比起来,那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
“就依骠骑将军所说的去办。”皇帝最后下了决断,没有理会黄琬的辩解:“该如何就如何,关东各地除了诸州刺史、部分郡国守相是由朝廷派遣任命以外,大多都是原官留任。彼等有的是自行表荐,有的是袁氏或他人表立,更还是孝灵皇帝时候花钱买来的官。多少陈规陋习,沿用至今,还把今日的朝廷,当做以前的朝廷一般看待。此等风气不可长,今年最后的这两个月里,先严厉处置那些在上计簿中弄虚作假,欺瞒朝廷之辈,然后再由吏部逐一查清彼等履历、能力、品性,惟贤惟德,方可留用。”
皇帝借口关东各地案检民户不力,准备掀起一场针对关东各地守令的厘清吏治的行动,好在皇帝并没有将这件事交给私心过重的董承去做,而是全权交给了赵温。这到底让黄琬松了口气,赵温虽然圆滑、极有城府,但也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
朝廷不满于这次十月上计的结果,要重新整顿吏治,关西的大多数官员到是说不上怕,因为他们是早已经历过的,也自觉平日办事没有太大差错让自己跌入这场风波之中,所以都全凭看好戏似的静观风云。
短短半个月,就有好几位郡守、国相被罢黜乃至入狱,其下的县令、县长因渎职失职被判罪的也多以十数。
黄琬坐不住了,再这样弄下去,等朝廷从关西调换一批能吏过来,之后案检户口的力度只会更加严厉!然而他心知,在杨氏不肯出面的情况下,光靠自己以及才重返朝廷不久、未能站稳脚跟的荆襄士人并不足以劝阻皇帝收手,还需另外谋求外援。
河北士人立场尴尬,是不能考虑了,江淮士人又不曾被黄琬放在眼里,何况周瑜此人还是皇帝的姐夫。只有在朝堂上初成气候的颍川士人,才足以与黄琬结成一气,只是荀氏目前并没有要动作的意图,所以黄琬打算暗中逼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