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伤还要哀伤的事2(2 / 2)
子木转换了表情开始脸上带着笑夸奖这支以妇女为主力的援兵。相对的此时的赵武却很悠闲。
楚国信使往返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了郑国的工匠正在奋力造船月中的时候吴国的送嫁团也穿山越岭来到了汝河南岸而后由晋人接应过了汝河北岸……有了这些吴国造船的巧匠晋人造船的速度更快起来。盘点这一个月的辛苦晋国已有了三百余艘大大小小的战船而今天是战船初次下水赵武带着楚国美姬以及郑国、宋国两位正卿泛舟汝河之上试验船只的操控性。
吴国人实诚这次送来的造船匠与驾船的船工都是实打实的能工巧匠他们一路穿越楚国而来而春秋时的规则这样的送嫁团列国是不能攻击的所以即使吴国与楚国敌对楚国还是按照惯例予以了放行……如果楚国人事先知道送嫁团的成员多数是造船匠与船工也许他们就不会这么大方了。
春秋时代吴国人的造船技术几乎是世界领先。百余年后越国灭了吴国获得了吴国的造船技术后在越国灭国的时候许多人驾着船出逃越人的战船甚至航行到日本在日本建立了吴越文化圈现代日本的越中、越前、越后等地名都来自于当时的日本越国。
在春秋这个时代航海技术能抵达如此遥远的海域在整个地球上都是罕见的……但唯一遗憾的是春秋时代的吴越战船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考古实例。也许因为时代过于遥远也许因为其他原因……
历史还记载了吴国的国家余祭为了讨好晋国嫁来的公主特意制作了世界第一巨舟——余皇(艅艎、餘皇)据说这条巨舟非常庞大简直到了当时世界造船技术的顶峰。这艘巨舟是风帆战船于是“余皇”后来成了“风帆”一词的代名词。《广成颂》一文对余皇描述说:“然后方余皇连舼舟张云帆施霓帱〔chou绸〕……”
吴国人就是以这样的造船技术在汝河边制造赵武需要的平底战船他们的工艺加上赵武现代人的眼光与指点再加点流水线式作业以及分工协作技术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成果——吴国制作出来的战船速度又快质量又佳这些战船在熟练的吴国船工操纵下行驶的极其平稳。
江海之上赵武满意的看着吴国船工们娴熟的操纵着巨舟他安慰着惶恐不安的宋国左师向戎、郑国司寇子产:“放心这些船工在吴晋的大海上航行惯了汝河在他们眼中只是一条小渠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
向戎擦着汗哆哆嗦嗦的解释:“我听吴国的造船匠说这艘巨舟是赵武子你亲自设计的吴国人也是第一次制作这样狭长的巨舟而且第一次用上这样的软帆因为这艘战船有太多的‘第一次’能不让我担心吗?”
赵武回答的洋洋得意:“没错你忘了我有个‘匠器大师’的名头当然我纯粹是手痒……起初吴国人绘制的战船图样长宽比例过小船身几乎圆的像一只脸盆。这样的战船虽然因为纵向比例加大了使得载货量上升但它重心不稳转舵不灵活——楚国可是超级大国我们在楚国的地盘上战斗船只本来就少于楚国如果质量上再不能胜过楚国那这场战斗就没有胜利的希望。”
子产面色苍白但他说出来的话语调却听不出有什么异常:“所以武子你就亲自设计了这样的船只?”
其实这船也不是赵武原创出来的他只是按照记忆中现代船的模样画出一份梭形的图纸而后在船中央划了根竖立的桅杆桅杆左右画了一根大四角帆吴人船工立刻快手快脚把他绘在纸上的东西变成了现实变成了现在这艘战船。
这是一种独桅船虽然独桅大四角帆船的出现有点超越时代但结合滑轮组出航的船夫们还是顺利完成了升帆降帆的动作……这个动作完成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操纵帆的方向控制航速了。
这对于曾经航行于大海之上的吴人来说是小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