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无形的手掌控一切(2 / 2)
修河龙王本来没打算理沈行知的,他眼中只有玄奘,但是看到玄奘也一脸希冀的看着自己,龙王还是开口答道:“陈光蕊的魂魄已经去了地府,小龙却是没这个能耐。”
“你这龙王是谁封的?”忽然沈行知莫名其妙的问了一个问题。
修河龙王也愣了一下,但还是说道:“受天庭符诏,亦有百姓供奉。”
说着修河龙王还指了一下不远处。
沈行知看到那里是一间小庙,里面供奉的就是河神龙王。
随后龙王一声告辞,便沉入水中,修河上也风平浪静,沈行知等人就开始收敛陈光蕊的尸体,打算明日就启程返回长安了。
沈行知很想去找修河龙王好好聊聊,这家伙肯定知道些什么,但是一聊自己也就暴露了,反正都知道这是西游世界了,剧情自己都清楚,现在暴露有些得不偿失。
又过了半个月,沈行知一行返回了长安,他还拿出了不少钱财,在长安郊外修了一座寺院,用来埋葬陈光蕊的尸身,也作为玄奘在长安栖身之所。
对此殷温娇和玄奘都非常感激,玄奘也打算暂时就留在长安,为陈光蕊念经三年,一边经营寺院,还能与长安附近的僧侣交流,倒是一举多得。
沈行知返回长安已经是三月间,他回来的不是时候,十二军的将军都已经到位,已经没有位子给他了,因此只能继续在天策府当个上将军咨祭酒。
不过这样倒也乐的清闲,没事就跑去慈恩寺找玄奘聊天,存在感倒是狠狠的刷了一波又一波。
玄奘现在待的寺庙就叫慈恩寺,还不算多有名,但已经开始有固定的香客了,玄奘的名头也慢慢的起来,算是小有名气。
武德七年的七月,突厥人在长城附近肆虐,北方大地上一片烽烟,李世民奉命率军屯于蒲州。
这一次齐王李元吉也从另一线出击突厥,并且借机调走了李世民大量心腹和兵马,一场突厥入侵,竟然又让李建成在政治上赢了李世民一场。
沈行知没有跟着去前线,他算是李世民留下来留守秦王府的人,负责每日长安与前线还有各地往来公文的中转。
这个位置也很紧要,必须是心腹才行,因为要接触太多秦王府的秘密。
而这段日子里,沈行知还真看到了一份非常有意思的公文。
六月初七修河水位暴涨,溃堤十余里,沿途四县十余万人受灾,有地方官吏上奏,希望朝廷册封一位新的河神,而这位新河神就是东晋名将陶侃,此人当年便在修河附近做过太守。
朝廷同意了地方官吏的请奏,盖了国玺的一封诰命送往了江州,当地百姓直接将原本供奉修河龙王的庙宇翻新,推到了龙王神像,塑起了陶侃的神像。
“就是修河龙王自作主张的后果吗?恐怕这小泥鳅已经彻底魂飞魄散了。看来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掌控着一切,是佛教还是道教?”沈行知特别关注了这个消息。
放在旁人看来这真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官吏上奏朝廷应允,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愚民之举,也相当于为修河决堤找了个民怨的宣泄口,替罪羊有了,龙王都被推到了,换上了咱们自己的老祖宗,现在百姓也没话说了,该灾后重建就灾后重建。
可沈行知清楚,无论是决堤还是换河神,恐怕都是事出有因,而这因多半还是修河龙王擅自保存陈光蕊尸身。
武德七年八月,大唐与突厥在太谷交战,这一战唐军大败,并州道行军长史温彦博还被俘,朝野内外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不过沈行知不慌,他估计到了九月,突厥人定然又会准时退走。
果然九月一到突厥就开始撤退,到了岁末,李世民等人也陆续返回长安。
而这次李世民回到长安,沈行知明显感觉他一脸愁云,秦王府最近也冷清了不少,许多李世民的得力干将,不是因为有任务在外地,就是因为别的原因不能太过频繁的出入秦王府。
沈行知明白,李世民如果再不有所行动,这场政治斗争中他就要输了,那么玄武门之变也该开始了。
武德八年的新春是一个漫长而且难熬的春节,大唐刚败于突厥,长安城一片愁云。朝中气氛也有些不对劲,大过年的各大世家朝中重臣都是府门紧闭,能不串门的都尽量不串门。
这种萧条和紧张的氛围一直持续,直到武德八年的四月,太史令傅弈的一份奏疏,让朝廷重新恢复了生气,当然这种生气是两种对立意见的争论,倒是好歹也给沉闷的朝廷找了点事。
傅奕例陈佛门罪状,说:西域的佛法,没有君臣父子之分,用六道轮回恐吓愚蠢之人。它追寻前生罪过,窥求来生福报,甚至有身陷牢狱的人还在狱中诵佛,以求免罪,真是荒唐。
总之就一个意思,那就是废黜佛法,以立法的形式不让佛法传遍。
这个傅弈传言是能窥天机之人,他在李渊心中地位很高,这个意见李渊是认真的在考虑,而满朝文武也都围绕着是否罢黜佛法而争论,这几个月最难熬的就数那些和尚尼姑了。
连玄奘这种一心扑在佛法上的真正僧人,都几次向沈行知打听朝廷的意思。
沈行知并没有参与这场争论,他还在隐藏自己。
这场争论持续了一个多月都没结果,突然有一天沈行知被秦王府的人火急火燎的招去了,一进议事大殿沈行知就感觉到气氛很不对劲。
今日来的都是李世民的核心班底,甚至有几个最近被严格监视的人都来了,所有人都一脸严肃。
沈行知看到脾气最暴躁,现在还有些年期气盛的侯君集,正坐在角落里擦拭着自己的佩刀。
今日是六月初三,午后的长安格外的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