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薛氏夫妇(2 / 2)
人的心性就是这样,倒不是说心肠坏,而是原来羡慕的对象合着过得还不如她时,马上感观都不同起来。想到自己上头又没婆婆管着,老公虽说不甚体贴,好歹也看在她娘家的面子,不敢把她怎么着。日子过得还算是顺心不是。
当然,除了没孩子,不过姐姐之前在信里就教过她如何调养,她本也不信的,但是也请相熟的大夫看过,也都说对症,对她身体极好。也慢慢的都信了。再说,平日她又不只是只跟艾若通信,也跟娘家嫡母,两位嫂子写信问安,中间也会传些信回来。自然知道,娘家两位嫂子都有了身孕,而且也是让姐姐看的,不然,一过热孝,她怎么就登门了,要的就是让姐姐给她方子,她好一举得男,在夫家站稳脚要。
现在方子拿了,又听了姐姐的苦楚,一没了羡慕,二无了后顾之忧,她能不开朗起来吗?
两人倒是越说越亲热起来,薛姨妈其实性子是个极面的人。你想,老公死了,儿子管不了,指着让贾政来管;然后,人家当婆婆,她也当婆婆,生生的被媳妇欺侮得话都说不出来,性子能不面吗?
现在艾若来了,她娘家在金陵也有人了,看姐姐对她又真心实意的,她真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才好。艾若多说几句,她也都认真的当金玉良言来听了,想着这才是公候之家,太太的范儿,心里暗暗地想学起来。
一个是有心想树立这位正确的主母观,亲妈观,一位是真心的想学贵妇的体面,倒是拍即合,越说越投契,没一会的功夫,便真跟姐妹一般了。虽然,严格意义上,她们也的确是姐妹。
午饭见了贾瑚,贾珠,他们是孝期,也不好摆宴,也就是略整齐一点。不过薛姨妈也知道,不会挑她们这个礼,她主要是来看病,顺便看孩子,虽说贾瑚和贾琏不是亲外甥,可是养在姐姐的身边,她也是同样的欢喜着。
再看着他们小小年龄,虽然活泼,却也是知书达理,就连怀中的小胖子贾琏,卖萌的同时,规矩却也不缺,这全让薛姨妈对公候之家有了新一层的认知,再不敢胡乱羡慕了。
回了家,薛家的家主薛收(小P查不出薛父叫什么,不知道哪看过,有这么一个名,小P就借用了,大家莫怪)也特意早回家,等着妻子。
药方什么的,他自然不看,薛姨妈也不好意思给他看,只是细细的说了姐姐的不同,还是四个孩子的教养,最终感叹起来。
“原本我们家对女儿教养就厉害得很,如今看看姐姐家,方知什么叫规矩。他们瑗儿,还不满两周岁呢,后面两个教养姑姑,两个奶嬷嬷,四个大丫头,四个小丫头。见人,请了安,问了好,便乖乖的坐在炕下首的椅子上。真真的,坐有坐像,站有站像,小小年龄,那通身的气派,真不能直视。”薛姨妈本就怕薛收瞧她娘家不起,十分好也要说十二分的,自然夸了又夸,连贾瑗不爱说话,也成了优点,大大的夸了一下。
薛收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你想,能把宝钗教成那样,能是一般人吗?千万别说薛宝钗是因为天上仙女下凡,跟薛收没关系。真没关系,书里也就不会带一笔,薛收认为女儿比儿子强十倍,亲自教养的话来了。他是在儿子身上看不到希望,于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到女儿身上。
封建制度是等级森严,就算薛家上辈因为献产有功,封了一个‘紫薇舍人’的荣誉称号,但也改变了一商人的本质。
就算是皇商,就算是前朝已经取消了商人之子不可参与科举的禁令,但是商人之子成功的却实在有限得很。一个出身就被哪怕是平民出身的翰林鄙视致死,生生的被排在清流之外。而勋贵,亲贵们更是瞧他们不起,他们若想成功,除了花大把的钱之外,付出的辛劳也是一般人的十几倍。所以真正的大商家,宁可扶植一个外人出来,也不会真的让自己的儿子受这个苦的。
所以基本上,薛收压根就没打算让儿子去读书,改变身份。但是他们女儿,却是能嫁一个相对高一等的人家的。而薛收的目标更大,不然,薛宝钗看到元妃省亲时,也不会那么的羡慕了,因为能改变他们家身份的,只有这一条路。儿子指不上,他还是希望能让孙子,外孙改变门庭的。
由此,不能不说,薛收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商人,他不是不管儿子,而是本来就没指望,他所有的希望是寄托在孙子辈的,所以看儿子性子虽然愚钝一些,但性子还好,也就不很强求。他哪里知道自己早死,儿子被溺爱成那样呢?所以还是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