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求月(2 / 2)
方默南顿了一下道,“不过人们就喜欢吃野味。这点你说的对,岭南自唐朝以来就背上什么都吃的恶名,纯属风俗习惯的影响和少见多怪。人们爱吃野味有着其深远且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地理上,岭南地处ya热带,周围群山连绵草木丰茂,众多野生动物聚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既靠山又临海,自然有多种吃的选择,远古以来的这里的人们就是野味菜与海鲜菜的创始人,是他们适应性强的生存能力造就了野味菜和海鲜菜。”
“还有就是这里气候炎热,冬季不须穿棉衣,盖厚被,一年大部分时间只须穿汗衫、T恤。不讲究穿,当然有更多的时间讲究吃。”方默南打趣道。
“噗嗤……呵呵……这倒是个理由。”程世喜笑道。
“真正的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融入自然”方默南哆了口柠檬水道。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廖劲凯憨憨地笑着道,这几天他看可没少捧着老祖宗留下的菜谱,里面不仅记载了菜谱,还有怎么吃对身体有益的,养生之道。当然速度不快,还得查字典。只是粗略的翻了翻。
“这个何解!怎么烹饪还跟音乐扯上关系了。”程世喜不解道。
方默南解惑道,“李渔以音乐与烹饪作比较,认为声音中的丝弦声(如弦乐器的二胡、高胡,弹拨乐器的琵琶、阮)不及竹管声(管乐器中的笛、笙等),竹管声又不及肉声(人的歌声),原因在于它更接近于自然。饮食也是同样的道理。脍(细切的鱼、牛、羊等肉)不及肉(禽鸟之类野味。《正字通》记载:‘肉,禽鸟,谓之飞肉。古乐苑载《吴越春秋》古孝子弹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肉又不及蔬(草、菜之可食者皆称蔬),也是因为它更为接近自然的缘故。”
方默南接着道,“饮食崇肖自然,是国人的饮食传统。《黄帝内经》的讲人与天地相应,《老子》的讲饮食之道法自然,都是为了使人与自然能相处得更为和谐。李渔继承了这种观念,甚至说:‘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破,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是,是则谬矣。‘他以家养之畜肉、养殖和捕捞的鱼肉为脍,与禽鸟之野味肉和蔬菜三者为例相比较,论定前者一个一个不如后者,是有一定道理的。‘肉不如蔬‘《黄帝内经》之所以讲‘五菜为充‘,乃是因为蔬菜能‘辅佐谷气,疏通壅滞‘,并使机体所必需的各种养分得以充实、完善。蔬菜所提供的大量且多种的金属性矿物质,对机体酸碱的保持平衡,对某些活性酶以及心血管健康等的维护,人们长寿的保障。”
程世喜拍手道,“你说的是,‘人与天地相应‘及道家与道教的饮食之道‘法自然‘十分相近的。但在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条件下,其饮食生活有可能离大自然愈来愈远。现在,西方已有口号号召人们‘回到大自然‘,吃没有污染或污染极少的‘绿色食品‘、‘黑色食品‘。”他哭丧着脸道,“这是要吃素啊!”对他这类无肉不欢的主,像兔子一样,吃素,嘴里能淡出个鸟来他可受不了。
“营养搭配要均衡,吃肉的时候,别忘了多吃些蔬菜。”廖劲凯说道。
“有这个钻研的劲头,老廖哥,何愁不成功。”常久春笑着道。
廖劲凯笑的非常开心,这让他干劲儿十足,嗯!看来还得继续钻研,“酒店大厨的菜做出来的就是不一般。”
“对啊!老哥可以研究琢磨、琢磨,改进一下,将来有可能自成一派的。”常久春说道。
“哪有那么容易。”廖劲凯讪笑道,又抿了口茶,他现在想的还没那么远,能把摊子支起来,受到好评,聚集人气,能把家里背的债务还完,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将来能走多远,他没想过。
贺军尧没说话,只是安静的听他们说,拿着水果刀,削茶几上果盘里的水果,把茶几上的苹果、沙梨削皮,切块儿,只见水果刀上下翻飞,那刀法简直神了。切的非常的均匀,插上叉子,先递给方默南,然后在一一递给其他人。
吃完贺军尧递过来的水果,方默南拍拍手,看看表,时间差不多了,先去解决一下生理问题,然后开始治病。
方默南先用酒精把自己的手消消毒,然后叠了一块儿毛巾,递给廖劲凯。“咬在嘴里,不用麻药,要重新打断骨头,很疼的。”防止他忍不住咬伤自己。
廖劲凯依言咬着毛巾,浑身紧绷,不紧张那是假的,谁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膝盖被打断。就像是人们打点滴时,在针扎入皮肤的时候,眼睛不敢看或者肌肉都会紧绷,缩一下,这都是人们的正常反应。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