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味线(1 / 2)
拉明道:
“那也可以我去打听一下有没有去那霸港的船吧在这里东乡井的势力太大了我们做什么都不方便。”
“而且那霸港无论是到上海还是到香港都相当方便长崎毕竟是军港有很多船只都不来的。”
方林岩点点头:
“可以但是记得别只调查那霸港的船去日本其余地方的船只也要问一问。”
拉明犹豫了一下眼前忽然一亮道:
“高!”
方林岩对拉明的交代其实乃是冲着东乡井去的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东乡井这家伙是有可能派人盯着自己的他的情报系统一旦拿到了方林岩这位胡家少爷在到处询问离港的船票东乡井会怎么想?
第一方林岩清楚的感觉到了九鬼元旳敌意觉得有他从中坏事军火谈不下来了黯然而去。
第二方林岩遭遇刺杀以后很干脆的怂了然后觉得这里的水太深就直接跑路了。
无论东乡井怎么想都肯定要有大概率要安抚自己一下怎么安抚?
钱东乡井没有有他也不会给
军火东乡井有但是他要拿这玩意儿吊着方林岩呢那他依然不会给。
所以东乡井只能拿人头来安抚要么就是九鬼元的要么就是那帮刺客的!!!
刺杀东乡井的这帮人对于大和民族来说是英雄是锄奸团但是对于方林岩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绊脚石阻碍战争进度条的王八蛋死一个算一个。
当然这帮刺客或许不好抓但东乡井又不是法官无需任何证据就可以对着“疑似”主使刺客的人下手啊!
比如被东乡井在大庭广众下掌掴的黑田雄也
比如早就看不惯东乡井在私下喝酒的时候痛骂了他无数次的喜多胜
又比如那些在背地里面唾骂东乡井的正义军官。
若东乡井真的这么干了那方林岩真的是今夜做梦也要笑醒啊这借刀杀人的法子运用起来的话竟是如此快意。
拉明去办事方林岩还是放心的专业的间谍啊至少是比自己靠谱。
他这时候思绪又放飞到了交手的刺客身上自己那一匕首刺伤了其大腿这帮人确定了自己并不是软柿子那么短期内应该是不会来找自己的麻烦了毕竟东乡井才是他们首要的目标。
此时在脑海里面复盘一下战斗方林岩很快就判断了出来当时那名刺客被自己的刃飞翔命中之后一定还是处于晕眩状态所以他身上多半是配有一件比较强大的护身装备。
这装备应该是拥有一条:“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就触发瞬移”的被动能力哦对了顺带还会掉落一枚迟滞敌人的烟雾弹所以就打乱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好在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再遇到这王八蛋方林岩就提前使用精神力触手将之缠住哼哼哼你瞬移完以后发觉老子也跟了过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站在了街头出了一会儿神方林岩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奇特的乐器声凄厉诡异还有一种直入人心的妖异。
他忽然发觉旁边就是一家乐器店长崎这里乃是港口所以老板的生意应该还是很好的可以见到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甚至能看到有从外洋运回来的吉他。
当然这玩意儿此时在中国又被称为六弦琴洋务运动的人士则是管它叫梵阿灵。
方林岩心中一动便鬼使神差的走了进去里面的老板顿时就走上前来笑脸相迎这是一个穿着和服的老板脸盘子圆嘟嘟的一看就是和气生财的那种。
“老板您好我是来打听一种乐器的。”
方林岩也不废话开门见山:“这乐器有些类似于中国的琵琶和二胡声音更加尖利应该是日本的独特乐器我在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没见过。”
他在说话的时候已经放了一张五元面额的日币然后也是入境随俗的微微鞠躬:
“感谢了。”
老板开开心心的收下了那张五元面额的日币然后道:
“客人说的应该是三味线这是我国的独特乐器。”
他说着便转身进了柜台很快的就捧着一把乐器走了出来方林岩一看和自己见到的那一把大同小异外形就算是有些区别也并不大。
不过老板拿出来的这一把三味线一看就是那种中正平和的乐器并没有那老头子背负那把邪气冲天的感觉。
因为是给了“信息费”的所以方林岩就继续询问道:
“我见到的有一些细节不大一样那把乐器的弓臂似乎是骨头加工得也没有您这么精巧活儿比你做得糙得多。”
“对了那一把乐器的蒙皮上面有一道血红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是画上去似的。”
听到了方林岩的描述老板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血红色的花纹有多长?”
方林岩顺手比划了一下老板顿时惊呆了:
“三尺长的血魂!!”
他震惊了一会儿之后应该是看在了那五日元的面子上对着方林岩解释道:
“客人您主要是不了解三味线的制作过程它一共分成两个部分细长的琴臂还有下方的乐箱。”
“而在制作三味线的时候最重要的有三件东西最重要制作琴臂的木材包在乐器上的蒙皮还有用来弹奏的弦。”
方林岩点点头道:
“我能理解你说的三样东西的选择基本就决定了这玩意儿成品的好坏了。”
老板道:
“是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制作琴臂的木材选用的是水杉木珍贵一点的会用印尼那边的紫檀木不过那一层蒙皮就很讲究了首选是猫皮然后是狗皮最次等的才用鹿皮猪皮等。”
“但是在老一辈的眼里面用猫皮的才是正宗的三味线用狗皮的只能是压次(本地方言:意思为残次品)用其余的皮就完全是异端根本就不能归到三味线的范畴里面了。”
说到这里老板叹了一口气道:
“至于客人您看到的那一把三味线是在幕末那种混乱的时期制作出来的制作的手法我也只是听说过可以说是非常的残忍正常人都不会选择市面上是不会出现这种东西的。”
方林岩道:“知道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