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七章 对比(2 / 2)
而至于剩余的兵将,折了也就折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祝彪本人的重要性在李辉祖眼中远比怀远郡城中的几千步骑要强的多了。
就是做着如此的心理,李辉祖今日猛的接到祝彪送来的捷报,心中的惊喜才会那样的强烈。不但有勇,更是有谋。在接到自己撤军命令的当下就能盘算出如此的策略来,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本楠兄,我已拟好了奏折,上报大王为祝彪请功。本楠兄过目——”
“如无异议,本楠兄署个名否?”李辉祖的奏折张本楠细细看阅着,脸上并没有露出异色,李辉祖如此道。
身为数十万大军的统帅,他自然可以直接奏报汉王。可是张本楠为军中长史,军法、功劳簿等都有他执掌,也可以直接奏报汉王,这个职位历来就有那么一点监军的意思。所以在突出人等的功勋奏报上,李辉祖与张本楠两人不说意思相反了,便是略有不同,影响都是巨大的。
尤其李辉祖知道,眼下时刻是自己的要紧关头点,朝中两派人正在为自己是否该晋征北将军亦或是功罪相抵而争论不休呢。
四平、四安、四镇、四征,说是一个级别,可实质太有不同了。四征资深者可为大将军,那是与骠骑、车骑一个级别的,而且只要晋升了‘四征’,熬也能熬出一个大将军来,除非你搞得朝野上下人人相厌。
提笔在奏折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张本楠抵还奏折时大有深意的看了正抚须而笑李辉祖一眼。有私心,私心啊……
李辉祖的奏折上,并没有抹掉祝彪的任何一项功劳,可是言辞平平无有半点精彩激昂之处。张本楠看在眼里立刻就想起了前日同样在这个大堂里他要自己署名的另一本奏折,主角是——安平侯子云峥。
那篇奏折不知是出自李辉祖哪个幕僚之手,写的那叫一个花团锦簇华章满篇,动人心弦。那文笔不上科场上走一回,真是可惜了。
两边若真的相比较来,张本楠认为——显然是祝彪的功劳更大。
云峥有什么大的功勋?不就是几次先登,几次遭遇战中得了胜吗?可他带领的是什么兵?王室的禁军,全北汉最精华的部队,几千人场面下得胜,首功,可贵但绝不难得。而祝彪呢,他的功勋……
出的大堂,张本楠叹了口气。不提也罢,虽然云家的家世那么显赫呢?还出了个王太子妃,下一代保障都齐全了。
两本奏章放在一起,看过后让人脑子里能记得的只有前一本。至于祝彪,他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而已。
新昌郡,高平县。
祝彪策马遥望着前路地平线上凸起的城池,脸上露出了既轻松有喜悦的笑来。怀远郡城下与黄晟功的一别,现在都过去一天半了,本军终于见到亲人了。
高平守军望着又是骑军又是马车的一大溜怀远军,脸上都露出了不可置信来。太快了吧?
守将认出李义荣、谢强几人来,都是在胡骑铁蹄下残喘,怀远三县与新昌汉军联系很是密切,三县汉军的补给都是经新昌走过的,这人脸都熟识的。
明白城下的这支军队真的就是怀远的汉军,守将一面下令开城门,一边心中呐呐称奇,他也是看出来了,怀远汉军之所以会行军那么快,靠的就是他们军中那一辆辆的马车。
这倒是一个可令步军快速移动的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