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M-1与MT-1(2 / 2)
最后,李冰选择了最基本的配备,被他命名为“M-1型”的一款设计。
M-1型:机长29.93米;翼展22.58米;机高4.62米;翼面积166.62平米;空中3072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683730千克;
动力系统:2台MSH-1型微型常温核聚变10万千瓦喷气发动机;推力:2X37980千牛;2X49660千牛;航程:600万千米;作战半径:100万千米;最大速度:1.1万千米(大气层内);12.8万千米(太空);推重比:35.7;过载:20G.
武器装备:1.三联装27毫米激光炮4座;2.电磁导弹发射架6座,备弹72枚;3.超声波空爆弹(炸弹)6枚。
此外,关于这款战机,还有十六个字的说明:“无人驾驶,自动导航,垂直起飞,智能作战!”
无人驾驶,看起来是华夏目前那种无人侦察机一个模式,但实际上不一样,因为无人侦察机是地面指挥人员在控制,但M-1型太空战机除了接受地面的战略指令外,并不接受具体的战术指令。因为M-1并不是侦察机,也不仅仅对地面固定目标发起攻击,它是一款往来于近空的格斗机、战略轰炸机,它作战的对象既有固定大型目标,又有空中移动目标。
自动导航,是指M-1起飞之后,地面指挥中心并不与之随时联系,或者说不关心其航线,M-1会根据空中遇到的天气情况、大地表面地形变化、敌情变化等,自动调整高度、方向、速度等。
垂直起飞,这或许是M-1地球表面作战时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众所周知,战争爆发时,机场总是率先遭到打击的地方,而机场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长达上千米的跑道,这个跑道,不要说在地球,就是在月球上也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如果一款飞机能垂直起飞,那么,战机就可隐藏在城市居民区,可隐藏在山野、树林、水下或任何地方,因为,它所需要的地盘,与篮球场大小差不多罢了,甚至,在矮小的植物之间,建三条宽度为1米长度不超过100米的微型短距离跑道也可以起降并收回机库。
智能作战,是指M-1是由一台智能电脑操控,同时参与作战的战机之间、战机与卫星雷达、地面雷达、海上雷达等实现全面智能联网,实行信息、敌情的全天修、全空域的共享,在对敌攻击时,智能电脑通过信息反馈总能做出最科学、最省力的战术动作,譬如,飞行员驾驶的战机,容易被敌机的假动作所欺骗,同时容易被敌机的假战术所欺骗。但在M-1这儿,就不用担心,因为智能战机只有理性,没有情感,不会出现被敌机“激怒”从而孤军深入或与敌拼命的做法。
至于那些数据,李冰不太懂,但是,如果与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相比,从块头到所有方面,绝对完爆猛禽。譬如猛禽的最大速度才2410千米,而M-1型(慕氏1型)太空战机却高达1.1万千米,至少是猛禽4倍的速度,如果二者在空中相遇,猛禽算是一只鸟的话,那么慕氏1型就是一道闪电,事实上,慕氏1型的速度,比地球上所有的导弹都要快1倍以上,还有谁能奈何它啊。
至于慕氏1型的武器装备,对于地球目前的火力输出标准来说,只能是“徒唤奈何”四个字。27毫米激光炮,哪怕对于美国或对激光研究走在前面的华夏而言,都只是一个概念的东西,或许,在实验室中他们也能输出一次如此大功率的炮击,但那仅仅是一次,仅仅是实验数据,要在太空中,形成猛烈的攻击,不知还要走多少路。
至于M-1型是否隐形的问题,这还用说么。连现在的华夏都能制造出第五代隐形战机,何况以三级文明为基础的M-1战机。而且,M-1不但能在雷达面前隐形,就是在光学仪器与人的眼睛面前也可以隐形,其隐形效果有如一团晃动的气流,色泽很淡,与天空的颜色十分接近,不过,假如在低空,如果以大山为背景,那么M-1就有可能被人发现,但被发现后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被认定是M-1,而极大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一团小型龙卷风什么的。
当然,此时李冰也大约知道地球的激光研究问题出在哪儿了,说白了是何功率瞬间输出最大化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材料上必须突破,理论上也还需要突破,譬如输出耗损,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否则,激光炮永远都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东西。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是人类的一大技术难关,从热核武器到能量武器,是人类的又一大技术难关,突破了后一个难关,人类的实力将会得到飞速提升。
天基武器的制造,是李冰关注的又一重点。本来,美国人设想的天基武器,是通过运载火箭将装备送上太空,或者再通过宇宙飞船对天基武器进行组装或维护等,美国人有个计划,要在2020年实现天基武器上天。但显然,在一级文明范畴内考虑天基武器,其成本代价实在高昂,据说,华夏也在对天基武器进行理论预研,而且有传说证明华夏已经拥有能打下美国卫星的武器。
但是,美国也好华夏也好,都无法与李冰的MT-1型天基武器相媲美。
本文来自看书罔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