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红色风暴(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国之大贼 !
两个月之前世界的格局基本算是定型了的,两大利益集团就是英法对德奥,英法在综合实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德国的爆发力极为强悍,那些小国家都不敢轻易的在这个赌局上把自己的筹码压上来,欧洲形势非常紧张,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在努力的寻找自己的外援。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那些国家是不用考虑的,这个时候这两片区域属于英法的殖民地。剩下的就是亚洲和美洲了,美国人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至少暂时不会介入战争冲突,亚洲这里还要看中国和日本谁能笑到最后。
有一点可以肯定,中日之间的胜利者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介入欧洲战争的力量,拉过来的作用顶多就是壮一下声势,所以同盟国和协约国现在都在摩拳擦掌,他们认为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都在等待一个对自己来说比较合适的时机,让对手彻底的屈服。
没有人考虑俄国人是什么态度,在协约国的眼里这个曾经的盟友已经没有丝毫的价值,在德国人的** 看来,干掉尼古拉二世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用俄国的领土来讨好巴尔干联军和土耳其部队,同时在后方划出一个安全的警戒区,德国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俄国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已经真的没什么作用了。
但是托洛茨基同志这一棍子下去,本来慢慢趋于明朗的那泾渭一下子又变的模糊了起来。
法国人很高兴,他们高兴的原因是德国人很麻烦。
虽然德国部队很快在乌克兰遏制了俄国的反攻,并且不断的取得胜利,但由于德国部队的数量不多,无法彻底的击溃俄国人的抵抗,他们甚至没有能力对基辅发起攻击。
德国人这一次物资和部队的准备都不充分,在威廉二世之前的构想中是用这场战争来看看自己的装甲部队是不是具有中国人那样的战斗能力,他认为即便出现了一些小麻烦。有巴尔干联军和土耳其部队作为炮灰,德国人也是能应付的。
可惜现在的土耳其部队已经萌生撤退的意思,巴尔干联军更是毫无斗志,德国必须挑起眼前这个战局的时候,他们那几个装甲师的力量就显得太单薄了。
在乌克兰的战场上有一种奇怪的战斗现象,那就是往往几千个俄国人就能把巴尔干联军几万人打的溃不成军,但是只要德国人排出一支小部队,哪怕是一个营,都能把俄国人给反击回去。
德国人面对的麻烦就是这样,他们好像一直被一个古老的魔咒诅咒着。每次战争他们都能把对手打的落花流水,再犀利的敌人在德国军队的跟前也是浮云,可每一次他们都找不到给力的盟友。
面对俄国人一百五十多万,而且还越来越多的队伍,德国真的很麻烦。
撤,巴尔干那些国家就没办法安抚。先前说的好好的我们听你德国的来打仗,你指天发誓说我们打不过你就上,现在我们损失惨重,真的打不过。你倒是上啊。
上,德国人经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一个很保守的结论,想彻底打赢俄国人德国能做到,绝对可以。派五十万部队过来保证没有问题。可是现在德国要是能调五十万部队。威廉二世会马上开到德法前线。
德国不是一个死要面子的国家,德国人也马上找到了托洛茨基同志,他们开出了条件,和尼古拉二世谈的那些条约德国不和托洛茨基说。德国说我愿意承认你们的政权,并且我们就战争重新讨论,我也不说什么乌克兰自治了。你也别非要把我们赶回去,我们撤兵,但是俄国以前从巴尔干还有土耳其抢去的土地,你必须还给他们,最少还一部分,我们签订和平条约。
这个谈判基础真的已经算是公平了,德国人什么也得不到,只是象征性的安慰一下土耳其那些国家,对俄国来说即获得了胜利也在国际社会上有了自己的地位,没什么不好。白俄罗斯的克伦斯基就建议托洛茨基马上接受德国的条件,不要听法国人的怂恿硬和德国打,真逼急了我们打不过德国人。
可是托洛茨基同志居然没有答应。
一方面是法国人真的已经在做支持他的准备,就算德国不承认他的红色政权,法国政府也会承认的。另外他已经派人去北京联系中国方面,托洛茨基希望能用暂时维持西伯利亚现状作为条件,换来中国政府对他的承认和支持。
这两个原因都不是主要的,他不是说认为自己有了中国和法国的支持就能打过德国人的,让托洛茨基同志信心满满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国际共产主义思想又爆发了。